1. [单选题]穿刺法适用于检查哪类药材的软化程度
A. 长条状药材
B. 粗大块状药材
C. 团块状药材
D. 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
E. 粗颗粒状药材
2. [单选题]可用于早孕反应的中药是
A. 银杏叶
B. 柴胡
C. 茯苓
D. 广藿香
E. 栀子
3. [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职责不包括
A. 及时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核实
B. 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分析
C.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
D. 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
E. 将分析评价意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4. [单选题]一般不容易虫蛀的药物是
A. 麦芽
B. 花椒
C. 芡实
D. 杏仁
E. 柏子仁
5. [单选题]附子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A. 栀子苷
B. 去甲乌药碱
C. 氯化甲基多巴胺
D. 去甲猪毛菜碱
E. 麻黄碱
6. [单选题]乌梅在二陈汤中的主要作用是
A. 涩肠
B. 生津
C. 敛肺
D. 安蛔
E. 降气
7. [单选题]济川煎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泽泻
B. 枳壳
C. 麦冬
D. 牛膝
E. 升麻
8. [单选题]紫外线灭菌法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
A. 220~230nm
B. 240~250nm
C. 254~257nm
D. 258~265nm
E. 365~370nm
9. [单选题]下列对滤过除菌法论述错误的是
A. 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
B. 通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
C. 一般过滤器孔径在0.45μm,可以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孢
D. 本法需要配合无菌操作技术
E. 在滤除细菌的同时可以除去一些微粒杂质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 药物的排泄
E. 药物的作用强度
1.正确答案 :B
2.正确答案 :D
解析:广藿香调节胃肠运动,可以减轻早孕反应的恶心呕吐。
3.正确答案 :C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根据本办法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二)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 (五)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4.正确答案 :B
解析:花椒有特殊气味,一般不易虫蛀。
5.正确答案 :B
解析: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 对心动过缓性心律不齐有效, 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 去甲乌药碱能显著增加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振幅(APA)、动作电位时程(APD)、50%平台长度的振幅(PLA)及平台长度(PL);改善高钾诱发的传导阻滞, 表明去甲乌药碱是慢通道激动剂。去甲乌药碱并能加强低浓度与异丙肾上腺素对火鸡红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此成分对热稳定, 作用强, 且不引起心脏障碍。熟附片煎剂对蛙、豚鼠、兔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 对在体心脏呈轻度的强心作用;其强心作用与钙离子含量有密切关系。故此题应选B。
6.正确答案 :C
解析: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方中乌梅收敛肺气,合半夏、橘红散中有收。
7.正确答案 :C
解析:济川煎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用量: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1.5~3克)、枳壳(3克)。故此题应选C。
8.正确答案 :C
解析:紫外线灭菌是指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紫外线不仅能使核酸蛋白变性,而且能使空气中氧气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达到共同杀菌作用。用于紫外线灭菌的波长一般为200-300nm,灭菌里最强的为254nm。该方法属于表面灭菌。故此题应选C。
9.正确答案 :C
解析: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 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所用的器具是含有微小孔径的滤菌器(filter)。主要用于血清、毒素、抗生素等不耐热生物制品及空气的除菌。常用的滤菌器有薄膜滤菌器(0.45μm和0.22μm孔径)、陶瓷滤菌器、石棉滤菌器(即Seitz滤菌器)、烧结玻璃滤菌器等。故此题应选C。
10.正确答案 :E
解析: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内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内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内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内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题应选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