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不参与血液凝血机制的是
A. FDP
B. 血管壁
C. 血小板
D. 凝血因子
E. Fg
2. [单选题]以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中错误的是
A.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B.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C. 淋巴细胞20%~40%
D. 单核细胞3%~8%
E. 嗜碱性粒细胞0.5%~5%
3. [单选题]预防血小板无效输注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输手工血小板
B. 输前应用小剂量激素
C. 输HL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D. 输前尽量不用抗生素
E. 延长血小板输注的间隔时间
4. [单选题]表皮葡萄球菌与腐生葡萄球菌可用作初步表型鉴别的试验是
A. 杆菌肽敏感试验
B. CAMP试验
C. Op敏感试验
D.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E. DNA酶试验
5. [单选题]关于HCT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CT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相关
B. 贫血时HCT减低
C. 大面积烧伤患者HCT增高
D. 测定HCT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
E. 贫血时红细胞和HCT平行减低
6. [单选题]染色具有多色性效果,色彩鲜艳多样的方法为 ( )
A. 瑞氏染色法
B.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C. 姬姆萨染色法
D. 巴氏染色法
E. 湖兰染色法
7.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
A. 5叶核以上细胞超过3%
B. 胞核分叶能力减退
C. 胞质内出现嗜碱性区域
D. 胞质内出现包涵体
E. 外周血液出现幼稚粒细胞
8. [单选题]沙门菌属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染色特性
B. 毒素类型
C. 抗原构造
D. 溶血现象
E. 生化反应
9. [单选题]免疫金制备时最常用的稳定剂是
A. 葡聚糖和明胶
B. 葡聚糖和PEG
C. BSA和明胶
D. 明胶和PEG
E. PEG和BSA
10. [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测定方法有终点法和速率法两种
B. 终点法是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即复合物形成后作用一定时间,通常是30~60分钟,复合物浊度不再受时间的影响
C. 速率法是测最大反应的速度,即反应达到顶峰时的峰值
D. 速率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终点法好
E. 终点法必须在聚合产生絮状沉淀之后进行浊度测定
11. [单选题]调查人群对白喉棒状杆菌的免疫力可用
A. 结核菌素试验
B. 锡克试验
C. 肥达试验
D. 外-斐试验
E. 狄克试验
12. [单选题]不需要收集24h尿进行检测的项目是
A. 尿肌酐
B. 儿茶酚胺
C. 尿电解质
D. 17-羟皮质类固醇
E. 尿胆红素
13. [单选题]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降低见于 ( )
A. 溶血性贫血
B.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后,造血恢复时
C. 缺铁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单选题]激光散射法在低角度(2°~3°)可检测到血小板大小,其体积范围(fl)在
A. 1~30
B. 10~30
C. 15~30
D. 20~30
E. 25~30
15.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蛋白免疫电泳特点的是
A. 血清总蛋白增高
B. 血清清蛋白正常或减少
C. α2、β之间可见双峰,为M蛋白
D. 少数病例可未见M蛋白,而尿液中有大量B-J蛋白
E. 约1%的患者无异常蛋白点是
16.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确诊依据是
A. 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B. 骨髓中可见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
C. EBV抗体阳性
D. 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E. 肝脾大
17. [单选题]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
A. 成块
B. 网状
C. 固缩深染
D. 粗糙
E. 疏松细致
18. [单选题]在肠道致病细菌的鉴定中,选择性培养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A. 标本的培养项目
B. 取材时间
C. 标本量的多少
D. 临床要求
E. 细菌的种类
19. [单选题]温氏法血细胞比容要求相对离心力为
A. 2624g
B. 2264g
C. 6224g
D. 2426g
E. 2864g
20. [单选题]同批号浓度的质控品,血糖在A实验室20天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I)为3.2%,B实验室20天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2.1%。对于血糖的精密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A实验室等于B实验室
B. A实验室小于B实验室
C. A实验室大于B实验室
D. A实验室和B实验室难以比较
E. 需要用其他的统计量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