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学副高卫智能考试试题(L2),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A. 发热期常有皮疹,时隐时现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全身症状重,发热常呈弛张热型 
  D. 心包或心肌可受侵犯 
  E. 小关节畸形 
 
2. [单选题]桃核承气汤中,用桂枝的主要作用是
  A. 调和营卫 
  B. 通阳化气行水 
  C. 通经活血 
  D. 温通心阳 
  E.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诊断肾小球肾炎的条件
  A. 蛋白尿 
  B. 血尿 
  C. 高血压 
  D. ASO滴度升高 
  E. 补体C3升高 
 
4. [单选题]猩红热是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A. 麻疹病毒 
  B. 风疹病毒 
  C. 支原体 
  D.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疱疹病毒 
 
5. [多选题]尿频阴虚内热证的证候表现有
  A. 病程短 
  B. 小便频数短赤 
  C. 盗汗心烦 
  D. 手足心热 
  E. 苔少 
 
6. [单选题]治疗夏季热上盛下虚的首选方剂是
  A. 六味地黄汤 
  B. 竹叶石膏汤 
  C. 金匮肾气丸 
  D. 温下清上汤 
  E. 白虎汤合生脉散 
 
7. [单选题]小儿前囟的闭合时间是出生后的( )
  A. 1~10个月 
  B. 12~18个月 
  C. 14~20个月 
  D. 12~24个月 
  E. 10~15个月 
 
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陈皮功效的是
  A. 理气 
  B. 健脾 
  C. 燥湿 
  D. 疏肝 
  E. 化痰 
 
9.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的"封藏之本",是指
  A. 肺 
  B. 脾 
  C. 肾 
  D. 肝 
  E. 心 
 
10. [单选题]某患儿感冒,症见发热轻,咳嗽重,微恶寒,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舌苔薄黄,脉浮稍数,适用方剂是
  A. 桂枝汤 
  B. 麻黄汤 
  C. 银翘散 
  D. 桑菊饮 
  E. 桑杏汤 
 
头痛,咽红肿痛,舌质红,苔黄,肺失宣肃#
肺病及脾,肝肾心虚#
痰瘀阻肺,热邪犯肺#
痰、瘀、热既是病理产物,肝风内动
脾虚肝旺,普济消毒饮
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髓之府#
筋之府
肾之府
胸中之府
命门
大头瘟邪犯肺卫证和暑温之表寒里热证共见(   )薛氏五叶芦根汤中五叶的组成中除了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还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胃积热证首选的治疗方剂是学龄期儿童要特别注意预防(     )恶寒发热#
头面红肿
3岁。昨夜睡觉蹬被,呕吐2次,不思进食,解稀溏大便3次,腹中肠鸣,舌苔薄白。治疗应首选急惊风的常见病因有水痘病毒属于下列哪种病毒属滑脉的临床意义一般应除外下列何项痄腮热毒蕴结型的首选方是小儿重舌,多属疏风散热#
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宜用(   )以下哪些为太阳伤寒证的必见之症(   )佝偻病的主要辨证方法是癫痫因产伤发作者,初发年龄多在(   )个月以内。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常见病因有确诊风疹后,下列
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是(   )关于风痧的发病,以下哪种提法最确切血分证的病理是(   )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确定证候类型#
分析病机#
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为确定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流行于冬春季节,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
但见一证便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龙胆泻肝汤中具有渗湿泄热作用的药物是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异常一般不包括夏季热,发热持续不退,咽干烦渴,身重酸困#
肢体酸楚,脉濡数春、夏
夏、秋#
冬、春
冬、夏
秋、冬口苦、
下列哪项不属于泄卫透表法的范围风湿热诊断标准中次要表现包括儿童风湿热最主要危害是口疮的病因不包括葛根岑连汤的主证是(   )口服补液盐按规定冲后其中含钠液相当于疏风散热法
解表清暑法
清热泻火法#
宣表化湿
宜用水逆证的主要症状是经常日间汗出,活动尤甚者,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水入则吐#
消渴或烦渴,气上冲胸
心下痞,少腹满盗汗
自汗#
战汗
绝汗
脱汗《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
《颅囟经》#
《小儿药证直诀》
《景岳全书
下列哪一组症状不属于湿温湿遏卫气证的表现蛔虫病腹痛时经常伴有的症状是一新生男婴,静脉滴注5%葡萄糖酸钙无效。体检∶眼距增宽,四肢肌张力高。X线胸片未见胸腺影,诊断DiGeorge综合征。可用下列治疗,除了急性肾炎患儿
但三仁汤较适用于哮喘缓解期主要应调理哪些脏腑(     )五苓散证的治法是患儿,2岁6个月。体重9.8kg,口舌生疮,满口糜烂,舌质红,兼以解外#
外解风寒,兼以解表脾病及肝,心火上炎#
脾病及肾,熏蒸苗窍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