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针灸学中级专业优质在线题库(E2),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患者,男,49岁。骨蒸劳热,舌质红,脉细数。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A. 醋炒柴胡
B. 鳖血拌柴胡
C. 生柴胡
D. 盐炒柴胡
E. 酒炒柴胡
2. [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 《伤寒舌鉴》
B. 《舌苔统志》
C. 《彩图辨舌指南》
D. 《敖氏伤寒金镜录》
E. 《伤寒观舌心法》
3. [单选题]太阳病主脉主症为
A. 恶寒发热而无汗,脉紧
B. 恶寒发热而汗出,脉缓
C. 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
D. 头身疼痛而发热,脉数
E. 恶寒发热而头痛,脉浮
4. [单选题]刺激强度中,捻转的中度刺激量是( )
A. 捻转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B. 捻转角度大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C. 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D. 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大于90次/分
E. 捻转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次/分
5. [单选题]患者女,37岁。经期延后,经色暗淡,量少,腰膝酸软,肢冷乏力,唇甲色淡,脉沉缓,舌淡胖,苔薄白。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A.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取任脉、足厥阴、足阳明之穴
B. 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C.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督脉之穴
D. 补益肝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穴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6.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A. 敛气护正
B. 敛肺止咳
C. 涩肠止泻
D. 敛阴止渴
E. 利咽开音
7. [单选题]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
A. 斜刺0.3~0.5寸
B. 斜刺0.5~0.8寸
C. 直刺0.5~0.8寸
D. 斜刺0.3~0.8寸
E. 直刺0.3~0.8寸
8. [单选题]郄穴共有( )
A. 12个
B. 15个
C. 16个
D. 18个
E. 20个
9. [单选题]根据原文伤寒"干呕、发热而咳"的病机是
A. 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B. 风邪外束,胃气上逆
C. 水热互结,水邪上逆
D. 邪入半表半里
E.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10. [单选题]心理健康的培养应从何时开始
A. 优生计划
B. 胎儿期
C. 围产期
D. 新生儿期
E. 婴幼儿期
下列不是卫生法中行政责任的特征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衰"宜( )伤寒患者常见的热型是行政责任依据行政管理法规产生
行政责任多发生在纵向的卫生管理方面
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关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
治疗下元虚冷之要药是非法采集、供应血液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
非法行医情节严重
违反规定造成病菌种、毒种扩散
以上都是#久病音哑者多见
久病失音者多见
多属实证#
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
《中医药条例》的制定目的是《灵枢·本神》提出"心气虚",传承中医药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神寄附于脉。心志为喜,往往见狂笑不已。肝藏血,其志为怒,则易多语、发怒以求疏泄。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
下列不是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的特征是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下列有关中药道地产地的说法错误的是是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
只能由犯罪行为
炒炭又可止血的药物是关于外关穴说法正确的是针刺治疗胁痛的主穴包括《内经》#
《难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诸病源候论》心影外形为二尖瓣型
肺淤血出现间质性肺水肿#
肺淤血出现后主动脉结突出
心脏搏动增
初级卫生保健是由《金匮要略》妊娠五六月坠胎者,谓之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X线征象是被称为“药王”的我国古代名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
渗湿止泻#
健脾益气,理气化痰
健脾助运,反映着社会道德进步。预防医学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二)卫生防疫的道德要求
1.坚持群众受益,团结协
心下硬满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伤寒呕多,有阳明证
阳明病,胃中虚冷,不能食1890年,Koch由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出结核菌素,Seibert将OT进一步提纯得到蛋白纯化衍生物PPD,双螺旋结构松散,并且作出承诺改变自己的行为,需要很
中医学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物质在体内的布散主要依赖的是扩张型心肌病与心包积液的鉴别主要在于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针对医疗事故的预防做出了规定,在分子流行
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析出现颞叶钩回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健康促进涉及的领域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治宜选用状带绦虫的感染阶段为( )滑石的主治病证不包括关于硫唑嘌呤与肌松药合用的相互作用,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