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化妆品中常常含有大量的Bi、Al、Ca,特别是粉底霜、牙膏等,这些元素的氧化物对铅特征波长有一定的吸收,为消除这种干扰,最佳的操作是
A. 减小样品提升量
B. 减小测定狭缝
C. 采用背景扣除
D. 减少乙炔气/空气比值
E. 增加测定狭缝
2. [单选题]粮食和固体食品的采样部位为
A. 样品上层
B. 样品中层
C. 样品下层
D. 中、下3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样,混合
E. 中、下3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多次混合
3. [多选题]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方法原理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样品经消解后,化妆品中砷变成砷离子
B. 五价砷被加入的还原剂还原为三价砷
C.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带色的胶态银
D. 在碘化钾和盐酸羟胺的作用下砷离子被还原
E. 三价砷被新生态的氢还原为砷原子
4. [单选题]下列不能放氟化钠溶液的器皿是
A. 玻璃器皿
B. 聚四氟乙烯器皿
C. 聚丙烯器皿
D. 陶瓷器皿
E. 不锈钢器皿
5. [单选题]酚类化台物中沸点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可以蒸出挥发酚
A. 100℃以下
B. 180℃以下
C. 200℃以下
D. 230℃以下
E. 250℃以下
6. [单选题]水耗氧量测定可作为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指标之一,常使用的强氧化剂为
A. 酸性高锰酸钾
B. 臭氧
C. 高氯酸盐
D. 重铬酸钾
E. 碱性高锰酸钾
7. [单选题]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铅时,为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在测定过程中, 应对以下哪种因素给予最多的关注
A. 测定波长
B. 狭缝
C. 乙炔气/空气比值
D. 燃烧器高度
E. 样品提升量
8.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
B. 温度升高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C. 温度降低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
D. 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E. 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
9. [单选题]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氢的含量,其测定的电极电位值与什么呈线性关系
A. 溶液中氟离子浓度
B. 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
C.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
D.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
E. 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几何级数
10. [单选题]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可能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应进行渗漏模型试验:在渗漏模型试验中。所用固体废弃物的粒度为
A. 1.0mm
B. 15ml/min
C. 10ml/min
D. 0.5mm
E. 12ml/min
11. [单选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吸收后,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的化合物为
A. 橙色
B. 黄色
C. 洋红色
D. 玫瑰紫色
E. 深紫色
12. [单选题]采集可吸入颗粒物时,必须在滤料前面串联一个截留粒径10μm的采样头,如何理解截留粒径的概念
A. >10μm的颗粒被截留,<10μm的颗粒则漏过
B. ≥10μm的颗粒被截留,<10μm的颗粒则漏过
C. >10μm的颗粒被截留,≤10μm的颗粒则漏过
D. 对10μm的颗粒具有50%截留效率
E. 只有10μm的颗粒被截留,其它均漏过
13. [单选题]在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残留量时,盐酸用量对显色有影响,其浓度宜控制在
A. 10%(V/V)
B. 8%(V/V)
C. 6%(V/V)
D. 12%(V/V)
E. 4%(V/V)
14. [多选题]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包括
A.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C.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D. 国际单位制中的特定单位
E.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15. [单选题]离子交换水除去的水中物质是
A. 多种离子
B. 氟
C. 所有无机物
D. 有机物
E. 氨
16. [单选题]测定水样品的色度时,应该以除去悬浮物质的色度为标准,此色度称作
A. 表色
B. 浅蓝绿色
C. 无色
D. 白色
E. 以上都不对
17. [单选题]下列空气采样方法中,不属于富集法的是
A. 固体吸附剂法
B. 液体吸收法
C. 冷冻浓缩法
D. 注射器法
E. 无泵型采样法
18. [单选题]造成气相色谱固定液流失的原因是固定液在使用条件下
A. 熔点高
B. 化学惰性差
C. 蒸气压高
D. 蒸气压低
E. 黏度低
19. [单选题]检查食品的糖精钠时,对于含蛋白、淀粉较少的样品可以用什么溶剂提取糖精钠
A. 乙醚
B. 水
C. 硫酸酮溶液
D. 氢氧化钠
E. 盐酸
20. [单选题]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国标方法中,第一法为
A.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B. 原子吸收光谱法
C. 薄层色谱法
D. 气相色谱法
E. 银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