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在CDE检查中,采取什么措施可检出低速血流信号
A. 尽量增大扫描范围
B. 增加探头频率
C. 加大增益
D. 减小速度量程
E. 抬高速度基线
2. [单选题]理想的声学造影剂微气泡应具有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反射性好,衰减伪差小
B. 气泡稳定,半衰期长
C. 安全性高,造影剂无生物活性,不影响人体血流动力学
D. 溶解性和弥散性高
E. 平均直径小于红细胞,大小均匀,易于排出
3. [单选题]高强度超声治疗最常用的效应是
A. 空化效应
B. 冷冻效应
C. 辐射效应
D. 热效应
E. 化学效应
4. [单选题]腮腺的超声检查方法,最适宜的是
A. 空腹
B. 理发后
C. 应用凸阵探头
D. 应用高频线阵探头
E. 执行纵切检查
5. [单选题]适合骨、关节及其附属结构检查的探头是
A. 一般选用5.0~10MHz线阵探头
B. 病灶较大时可使用凸阵探头
C. 深部选3.0~3.5MHz探头
D. 高频线阵探头
E. 以上均可使用
6. [单选题]当超声束从一介质穿到另一个弹性和密度都不同于前者的介质时,声束方向将发生变化。该变化称为
A. 折射
B. 稀疏
C. 多普勒效应
D. 反射
E. 衍射
7. [单选题]超声造影剂二次谐波成像在腹部的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增强对细微病变的分辨力
B. 清晰显示腹腔深部血管病变边界
C. 清晰显示腹部所有脏器的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D. 清晰显示腹部含液性脏器病变及囊性病变的内部回声
E. 现阶段,肝脏是超声造影应用最多的器官之一
8. [单选题]组织谐波的作用不包括
A. 消除基波的噪声及干扰
B. 消除旁瓣伪像
C. 改善声噪比
D. 提高图像质量
E. 不能防止超声伪像
9. [单选题]下列液性病变中,后方回声增强不常见于哪项
A. 囊肿
B. 新鲜血肿
C. 囊状扩张的肝内胆管
D. 扩张的肾盂和输尿管
E. 胸膜腔积液
10. [单选题]目前眼部超声检查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直接法
B. 眼睑法
C. 水袋法
D. 探头法
E. 经水法
11. [单选题]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纵隔肿瘤是
A. 神经源性肿瘤
B. 畸胎瘤
C. 心包囊肿
D. 胸腺瘤
E. 支气管囊肿
12. [多选题]对于膝关节检查探头选择正确的是
A. 髌腱10~13MHz
B. 鹅足腱5~7MHz
C. 关节内游离体5~7MHz
D. 后交叉韧带7~10MHz
E. 股四头肌腱7~10MHz
13. [多选题]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介入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包括
A. 确定病变的性质
B. 确定病变的血供
C. 评估肿瘤的活性
D. 评价肿瘤硬度
E. 以上均是
14.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表现有
A. 脾脏大
B. 门静脉增粗
C. 脾静脉增粗
D. 腹水
E. 脐旁静脉开放
15. [单选题]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A. 3000次/s
B. 5000次/s
C. 15000次/s
D. 20000次/s
E. 30000次/s
16. [单选题]超声探头频率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200000Hz~1MHz,用于一般脏器检查
B. 2.5~5MHz,用于腹部及心脏检查
C. 5~10MHz,用于小器官、眼科检查
D. 10~30MHz,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
E. 40~100MHz,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
17. [单选题]经阴道超声检查优点是
A. 可清晰显示盆腔大肿块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B. 患者需要充盈膀胱
C. 也适宜未婚阴道出血者
D. 可发现宫腔内较小病变
E. 更能显示盆腔大肿块
18. [单选题]由多振子电子探头超声束形成的伪影称为
A. 混响
B. 切面厚度伪像
C. 旁瓣效应
D. 声影
E. 后方回声增强
19. [多选题]有关真性肝破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梭形无回声区
B. 肝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
C. 肝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
D. 肝脏局部轻度隆起
E. 肝区出现不规则性回声增强
20. [单选题]伪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 反射
B. 混响
C. 折射
D. 消退
E. 散射
1.正确答案 :D
解析:彩色血流速度标尺用于标识最大速度显示范围,高速标尺适于高流速显示,低速标尺适于低速显示。主要特点:①相对于角度的非依赖性;②增加动态范围,可显示低流量、低流速血流;③不会发生混叠现象;④不能显示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大小,脏器活动可造成闪烁伪像。
2.正确答案 :D
解析:理想的声学造影剂微泡弥散性及溶解性低,这样便于使用。为了阻止微气泡的快速溶解,有稳定的弹性膜壳包裹空气或慢性扩散气体形成微气泡造影剂。临床上应用的超声微气泡造影膜壳包括磷脂、白蛋白、高分子聚合物和碳水化合物。
3.正确答案 :A
解析:超声空化效应是指人体组织在超声照射时产生气泡各种形式的活性;当用较高强度的超声照射液体时,声场中的气泡的动力学过程更为复杂和激烈并产生崩溃,这一过程成为瞬态空化。
4.正确答案 :D
解析:高频线阵探头用于外周血管、浅表小器官的超声检查,腮腺位于人体颌面部浅表。腮腺检查前,患者不必做特殊准备,检查方法为直接接触扫查,可进行纵切、横切及多方位扫查。
5.正确答案 :E
解析:骨、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超声检查一般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但在病灶较大或较深时也可选择使用凸阵探头。
6.正确答案 :A
7.正确答案 :C
解析:组织谐波成像的临床应用:①心脏病方面,能清晰显示心内膜边缘,减少心腔内伪像,能更清晰地显示左室心尖段及侧壁心内膜,也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肥厚性心肌病的心肌与心内膜。②腹部疾病方面,能清晰显示肝肿瘤、门静脉、癌栓的轮廓、内部回声,特别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限;清晰显示胆总管管腔及管壁结构,结石息肉等。可使肾皮髓质和肾窦区的管壁结构境界更清晰。谐波成像(造影剂二次谐波成像)利用造影剂微泡在超声场作用下会发生非线性共振,从而产生大量的两倍于探头发射频率的二次谐波信号,通过选择性地接收二次谐波信号,滤除组织解剖结构的基波信号,从而提高声学造影的信-噪比,明显改善造影图像质量。
8.正确答案 :E
解析:组织谐波是滤除了基波而利用二次谐波所携带的人体信息形成的声像图,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可以消除基波的噪声及干扰、消除旁瓣产生的混响,明显改善声噪比,提高图像质量和对病灶的检测能力。但不能防止所有的超声伪像。
9.正确答案 :B
解析:后方增强效应常见于密度均匀的囊肿、液性暗区的后壁。新鲜血肿因凝血系统启动后纤维蛋白原的形成,内呈丝网状、细格状低回声及云雾状高回声,即回声不均,介质声阻抗之比增大,会出现信号衰减,因此后方回声增强不常见。
10.正确答案 :B
解析:目前眼部探查最常用的是高频探头经眼睑法。
11.正确答案 :D
解析: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1/3的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相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10%~15%伴胸腺瘤。
12.正确答案 :ACE
解析:膝关节不同部位的检查需要选取适当的探头。对于髌腱、髂胫束、鹅足腱、髌骨表面及表浅滑囊可采用10~13MHz线阵探头,股四头肌腱、胫侧和腓侧副韧带、半月板体部等可采用7~10MHz,关节腔积液、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后角等可采用5~7MHz,后交叉韧带、明显肿胀的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可采用5MHz探头。
13.正确答案 :ABC
解析: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可进行诊断。通过增强情况可了解病灶的血管情况。在介入治疗后,通过超声造影的有无增强可判断病灶有无血供,从而判断肿瘤的活性。肿瘤增强,说明存在活性;无增强,说明肿瘤无活性;部分增强,说明肿瘤部分存在活性。而超声造影不能判断肿瘤的硬度,可通过弹性成像进行判断。
1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表现有:脾脏大,长径超过13cm;门静脉增粗,直径大于13mm;脾静脉增粗,直径大于10mm,门静脉、脾静脉直径不随呼吸变化;腹水,腹水为门静脉高压与低蛋白血症的作用结果;脐旁静脉开放,胃左静脉扩张,直径大于4mm,此征象为门静脉高压的特异性超声表现,有此表现门静脉高压可确诊。
15.正确答案 :D
解析:机械波的频段很宽,以频率划分依次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三大类;频率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能被人耳所听到,故称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波动为超声波。
16.正确答案 :A
解析:超声诊断所用声源频率一般为1~10MHz,常用2.5~5.0MHz。
17.正确答案 :D
解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宫腔内及子宫本身的病变,对于显示盆腔大的肿块及其毗邻关系,经腹超声更显优势。
18.正确答案 :C
解析:旁瓣效应即第一旁瓣成像重叠效应,是探头声束的剖面中,主瓣以外的声束回声。主瓣一般处于声源中心,主瓣周围具有对称分布的小瓣称旁瓣。旁瓣声轴与主瓣声轴间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度,主瓣在扫查成像时,旁瓣亦可同时成像,与主瓣图像重叠形成复杂的图像伪差。多振子电子探头超声束能获得较多的主瓣之外的声速回声,因而可形成旁瓣伪像。
19.正确答案 :BC
解析:肝破裂声像图可因损伤范围分三类:包膜下血肿型,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梭形无回声区,后方组织回声增强,肝脏局部轻度隆起,肝实质有受挤压征象,随诊可发现动态变化过程;肝中央破裂型,实质轻度挫伤区出现不规则性回声增强(代表小片新鲜出血),局限性新鲜血肿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似回声增强型肿瘤,其周围肝组织回声不均匀;真性肝破裂型,肝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伴有伸向肝实质的无回声或低水平回声区,此征代表撕裂,患者往往由于病情危重,须急诊开腹手术探查。此外,真性肝破裂型可见肝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征象,此点为最常见的间接征象。
20.正确答案 :B
解析:伪像是由成像系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图像畸变或相对真实解剖结构的差异,在组织内部两个界面之间的多次反射所形成的伪像是多次内部混响。在超声成像中常会出现多种伪像,其成因多与超声的物理特性有关,有的与仪器设计性能及调节有关,有的与人体生理或病理等情况有关。我们不仅要会识别伪像以免误诊,而且要利用伪像帮助诊断。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