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单纯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是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原虫
E. 支原体
2. [单选题]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感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A. 腺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鼻病毒
D. 流感病毒
E. 肠道病毒
3. [单选题]肾前型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
A. 肾中毒
B. 挤压伤
C. 大出血、休克
D. 双侧输尿管结石
E. 蛇咬伤
4. [单选题]用紫外线灯为某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时,该病室湿度为70%,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更换紫外线灯管
B. 延长消毒时间
C. 缩短消毒时间
D. 降低室内温度
E. 增高室内温度
5. [单选题]某医院内科护理实行目标管理,在目标制定阶段,正确的做法是
A. 各病房护士长与全体护士共同商定,根据总目标制定科室目标
B. 随时调整目标,直至患者满意
C. 将考核结果保存,然后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
D. 总结考评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E. 就各级目标完成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口头协议
6. [单选题]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
A. 过程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反馈控制
D. 前馈控制
E. 要素质量控制
7. [单选题]患者女性,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判断发生心脏停搏的指标是
A. 血压
B. 瞳孔散大
C. 桡动脉搏动消失
D. 颈动脉搏动消失
E. 心音消失
8. [单选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卫生技术人员占医院总编设的70%~72%,其中护理人员占
A. 25%
B. 30%
C. 40%
D. 50%
E. 75%
9. [单选题]蛔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 血液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肛门-口传播
D. 手-口传播
E. 接触传播
10. [单选题]母乳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为
A. 1.5~2小时
B. 2~3小时
C. 3~4小时
D. 2~4小时
E. 1.5~3小时
11. [单选题]难预防性感染是指
A. 外源性感染
B. 内源性感染
C. 医源性感染
D. 接触性感染
E. 传染性感染
12. [单选题]哮喘病理特征以何种细胞浸润为主
A. 白细胞
B. 脓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13. [单选题]关于传染病流行程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散发流行
B. 暴发流行
C. 大流行
D. 水平流行
E. 流行
14. [单选题]对一位需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处的护理人员首先应
A. 卫生处置
B. 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
C. 立即护送患者入病区
D. 通知医生做术前准备
E. 了解患者有何护理问题
15. [单选题]关于锌缺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长期摄入谷类食物的小儿易出现锌缺乏
B. 血清锌低于正常可以作为缺锌的可靠指标
C. 毛发锌低于正常仅作为慢性缺锌的参考指标
D. 植物中的锌含量高于动物中的锌含量
E. 长期锌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16. [单选题]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
A.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ADH分泌减少
D. 血容量减少
E. 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17. [单选题]患儿女,1岁。接种疫苗后即刻出现过敏性休克,此时护士应采取的体位是
A. 平卧位,头稍低
B. 侧卧位,头稍高
C. 膝胸卧位,头稍低
D. 抬高头肩部
E. 仰卧位,头稍高
18. [单选题]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
A. 真菌
B. 亲脂病毒
C. 亲水病毒
D. 细菌繁殖体
E. 细菌芽胞
19. [单选题]驾车使用安全带属于
A. 日常健康行为
B. 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 预警行为
E. 保健行为
20. [单选题]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
A. 反射
B. 调试
C. 顺应
D. 应对
E. 自我控制
1.正确答案 :B
解析:1.常见的口腔炎有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
【该题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知识点进行考核】
2.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白色念珠菌是属于真菌的一种。
【该题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E
解析:上感的体征: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肠道病毒感染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皮疹。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肾衰竭病因有肾前型、肾型及肾后型三种。肾前型是因大出血、休克、严重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损害,发生之前肾没有原发性损害。肾后型是肾本身没有病变,主要是由于肾至尿道发生病变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最常见于双肾结石、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后尿道瓣膜、外伤狭窄、肿瘤及炎症等。
4.正确答案 :B
解析: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该病室内湿度过高,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应延长消毒时间。
5.正确答案 :A
解析: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的重要一环即总结改进。目标管理同样,针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问题,采取措施,是目标成果评定阶段的重要环节。
6.正确答案 :D
解析: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前馈控制 。
7.正确答案 :D
解析:只要具备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没有呼吸即可认为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反复测量血压,观察瞳孔及听心音会延误抢救时机,而桡动脉非大动脉故选择D。
8.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卫生技术人员占医院总编设的70%~72%,其中护理人员占50%,医师占25%,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25%。
9.正确答案 :C
解析:蛔虫病经肛门-口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人误食了沾有虫卵的食物而感染。
10.正确答案 :B
解析:1.【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进行考核】
3.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B
解析:因为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发生感染的机制复杂,预防内源性感染比较困难,所以又称为难预防性感染。
12.正确答案 :D
解析: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13.正确答案 :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按其强度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常年一般发病水平。②流行: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一般3~10倍)。③大流行: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洲界者。④暴发:指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故选D。
14.正确答案 :C
解析:新入院患者应当给予卫生处置、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护送患者入病区、了解患者有何护理问题、如需手术的患者通知医生做好术前准备等各项处置 。该患者心力衰竭,病情危重,首先应立即护送患者入病区进行治疗 。故正确答案为C 。
15.正确答案 :D
解析:供给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肝、鱼、瘦肉等,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培养小儿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补充锌制剂。
16.正确答案 :A
解析:1.1.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主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A
解析:此时护士应给患儿放置平卧位,头稍低,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 :B
解析: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亲脂病毒 。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低的是细菌芽胞 。
19.正确答案 :D
解析:1.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时使用安全带、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该题针对“健康相关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2.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适量运动等。【该题针对“健康相关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3.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危险因素的行为,如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该题针对“健康相关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 :A
解析: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称反射,最基本的反射与本能行为相联系。如当一个人看到突然飞来的物体,会立即产生躲避行为。反射为人类的适应行为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