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妇产科护理学高级职称(正高)真题部分答案(T9),更多妇产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多选题]口腔护理的目的是 ( )
A. 清洁口腔
B. 去除口臭
C. 了解病情
D. 观察舌苔和口腔粘膜
E. 促进食欲
2. [多选题]输血前导致红细胞破坏的因素是 ( )
A. 血液保存1个月以上
B. 冰箱超过4℃
C. 血袋受到剧烈震荡
D. 血液中加入药物
E. 血液在高温中放置24小时
3. [多选题]患者活动受限的原因有 ( )
A. 疼痛
B. 严重疾病
C. 身体残疾
D. 神经功能受损
E. 某些医护措施的执行
4. [多选题]物理镇痛的适应证有
A. 坐骨神经痛
B. 风湿性关节炎
C. 产后腰痛
D. 牙龈炎
E. 痤疮
5. [多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需要层次论分类 ( )
A. 饮食活动属于生理需要
B. 担心住院影响学习属于尊重的需要
C. 对环境的陌生属于安全的需要
D. 想念亲人属于爱与归属的需要
E. 自卑感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6. [多选题]下列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宫颈管黏液栓
B. 子宫颈内口紧闭
C. 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D.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
E. 输卵管黏膜的纤毛向伞端摆动
7. [多选题]母乳喂养指导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
B. 产后1周内,每0.5~1小时哺乳1次
C. 产后1周内每次哺乳时间需15~20分钟
D. 哺乳时应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E. 哺乳后横抱新生儿轻叩背部
8. [多选题]关于产褥感染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抗生素要大量使用
B. 以急性子宫内膜炎最为常见
C. 贫血、手术产易诱发产褥感染
D. 常为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
E. 防止产褥感染应尽量缩短产程
9. [多选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有
A. 使月经黄体继续增大为妊娠黄体
B. 促进乳腺的增生
C. 与尿促性素(HMG)合用能诱发排卵
D. 具有黄体生成素(LH)相似的生物活性
E. 保护滋养层不受母体的免疫攻击
10. [多选题]属于社区护理对象的重点人群的是
A. 儿童
B. 妇女
C. 老人
D. 出院患者
E. 亚健康人群
妇产科护理活动的指导理论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常用的辅助检查为在产褥期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器官有哪些是慢性盆腔炎的病理表现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需应用雌激素进行止血,关于雌激素止血的机制,下列叙
根据形态输卵管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更年期综合征护理包括下列有关卵巢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静脉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有下列各种提法中,保证充足睡眠位于阔韧带前方
正常卵巢重5~6g#
表面无腹膜覆盖#
是产生卵子、分泌激素
1997年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继续护理教育的法规,使继续护理教育开始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于前庭大腺炎,说法正确的有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包括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社区护士通常采用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必
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 )护理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包括家庭访视的目的包括产后出血应急护理,护士操作正确的是人#
环境#
健康#
疾病
护理#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由卫生专业人员组织的学术性团体有 ( )关于产后出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有( )下列有关注射时针头斜面与皮肤所成角度正确的是 (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红十字会
地方病防治委员会
中华药学会#产后2h是产后
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护理人员应该熟知国家有关设计良好的目标特征包括铺床时应注意 ( )妊娠20周末,腹胀,伴钠差,恶心,呕吐或腹泻,伴有腹围增大,明显腹水,病人口渴多饮但尿少,恶
卫生部护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 )出血患者的社区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的关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恰当的有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的影响是(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
法律的特征决定了它对护理学科发展的意义是 ( )有关胎动,于排卵前达高峰;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至腹腔使循环中雌激素暂时下降,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
关于护理学中人的概念叙述正确是 ( )下列属于家庭外资源的是遗传筛查的手段有人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属性
人是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的失调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人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人
关于卫生处置正确的是 ( )青春期的一级保健包括下列有关角色转变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有关于痛经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关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鉴别,说法正确的有胎儿娩出后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