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不包括
A. 气候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社会因素
D. 体质因素
E. 预防措施不当
2. [单选题]空胶囊的囊材中,使用甘油的作用是
A. 增稠剂
B. 增塑剂
C. 防腐剂
D. 遮光剂
E. 矫味剂
3.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材的花粉粒具单萌发孔,表面有网状雕纹
A. 辛夷
B. 丁香
C. 金银花
D. 蒲黄
E. 洋金花
4. [单选题]苦杏仁中的主要成分是
A. 酚苷
B. 氮苷
C. 酯苷
D. 氰苷
E. 异黄酮苷
5. [单选题]能平调寒热的方剂是
A. 银翘散
B. 黄土汤
C. 麻杏石甘汤
D. 乌梅丸
E. 大黄附子汤
6. [单选题]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内服散剂粒度应为
A. 粗粉
B. 中粉
C. 细粉
D. 最细粉
E. 极细粉
7. [单选题]目的在于使片剂的衣层增厚,消除药片原有棱角的工序为
A. 隔离层
B. 粉衣层
C. 糖衣层
D. 有色糖衣层
E. 打光
8. [单选题]采用扣锅煅的炭药是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 槐花炭
D. 蒲黄炭
E. 荆芥炭
9. [单选题]花鹿茸二杠的皮色与锯口面的特点是
A. 外皮灰黑色,锯口面有致密的小孔,外围无骨质
B. 外皮红黄色,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C. 外皮灰黑色,锯口中间孔变大
D. 外皮红棕色,锯口面有致密的小孔,外围无骨质
E. 外皮黑棕色,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10. [单选题]属于六一散组成的是
A. 黄连,甘草
B. 石膏,甘草
C. 滑石,甘草
D. 黄芩,甘草
E. 大黄,甘草
1.正确答案 :D
解析:体质因素属于机体内在因素,与疫疠发生与流行无关。
2.正确答案 :B
解析:制备空胶囊时,囊材中常使用甘油作增塑剂,故选B。
3.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蒲黄花粉粒具单萌发孔,表面有网状雕纹
4.正确答案 :D
解析:1.苦杏仁含有的主要成分为苦杏仁苷,属于氰苷类。
2.大豆苷具有异黄酮类母核。
5.正确答案 :D
解析: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温脏安蛔、平调寒热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药物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答案选D
6.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故本题选C。
7.正确答案 :B
解析:粉衣层:为了迅速增加衣层的厚度以消除片剂原有的棱角,隔离层外面再包粉衣层,对不需包隔离层的片剂可直接包粉衣层。操作时,片剂继续在包衣锅中滚动,加入糖浆(或蔗糖与阿拉伯胶浆的混合浆)使片剂表面均匀润湿后,加入滑石粉、蔗糖粉适量.使粘着在片剂表面,继续滚动并吹风干燥,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直到片剂棱角消失为止,一般需包15~18层。答案选B
8.正确答案 :B
解析:扣锅煅适用于煅制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类药物,如血余炭。
9.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花鹿茸:
①锯茸:
呈圆柱状,多具1~2个分枝。
具一个侧枝者习称“二杠”
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枝顶钝圆
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较主枝略细,长9~15cm
顶端钝圆而微弯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
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
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
锯口面黄白色,外围无骨质,
中间密布蜂窝状细孔
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
分枝较长,先端略尖,
下部有纵棱线及突起的小疙瘩
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
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
下部有纵棱筋
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
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体较重,无腥气
②砍茸:为带头骨的茸,茸形与锯茸相同
两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1对弧形骨分列两旁,习称“虎牙”
外附脑皮,皮上密生茸毛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组成】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