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
A.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B. 粒:红比例减至1:1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D. ph染色体阳性
E. 白细胞明显增高
2. [单选题]关于"佐剂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溶性抗原需要使用佐剂
B. 所有免疫原必须使用佐剂
C. 应用佐剂可提高抗体效价
D. 可与抗原同时免疫
E. 颗粒性抗原可不使用佐剂
3. [单选题]粪便外观为白陶土色,主要见于
A. 消化道出血
B. 细菌性痢疾
C. 服用铁剂、炭粉
D. 阻塞性黄疸
E. 阿米巴疾病
4. [单选题]克雅病与下列哪种病原体有关
A. 缺陷病毒
B. 类病毒
C. 朊粒
D. 噬菌体
E. 原体
5. [单选题]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
A. 肾盂肾炎
B. 精囊炎
C. 前列腺炎
D. 尿道旁腺炎
E. 尿道球腺炎
6. [单选题]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A. ATP和纤维蛋白
B. ADP、β-血小板球蛋白
C. γ-颗粒
D. 致密颗粒、α-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E. 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
7. [单选题]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被称为
A. 中介体
B. 核酸
C. 转位因子
D. 核质
E. 质粒
8. [单选题]体内缺铁时,最早表现是
A. 储存铁减少
B.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 MCV变小
D. MCH减低
E. 血清铁降低
9.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A. 原料比
B. 湿度
C. 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
D. 温度
E. 标记率
10. [单选题]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是
A. AST
B. CK
C. cTn
D. Mb
E. LDH
1.正确答案 :B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有: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骨髓增生极度活跃、Ph染色体阳性。
2.正确答案 :B
解析:应用佐剂可提高抗体效价,是否使用佐剂根据免疫原性质决定。一般原则是可溶性抗原需要使用,颗粒性抗原不需要使用。佐剂可提前免疫,也可与抗原同时免疫。
3.正确答案 :D
解析: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生成较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钡餐造影后粪便也可呈灰白色,但有明显的节段性。
4.正确答案 :C
解析:人类的克雅病(CJD)和Kuru病被认为与朊粒感染有关。
5.正确答案 :C
解析: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
6.正确答案 :E
解析: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7.正确答案 :E
解析: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
8.正确答案 :A
解析: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①缺铁期:储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②缺铁型红细胞生成期:储存铁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③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
9.正确答案 :B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10.正确答案 :C
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能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