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主动脉对于维持舒张压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
A. 主动脉口径大
B. 管壁光滑
C. 血流速度快
D. 管壁有良好的弹性
E. 管壁厚
2. [单选题]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A. 混悬剂的黏度
B. 混悬微粒密度
C. 混悬微粒的粒径
D. 混悬剂的给药途径
E. 分散介质的密度
3.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高血压病史10年,伴有直立性低血压。近来常觉头痛、心悸、多汗,疑为嗜铬细胞瘤,帮助诊断应选用
A. 阿托品
B. 普萘洛尔
C. 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组胺
4. [单选题]一般应制成倍散的是
A. 含毒性药品的散剂
B. 眼用散剂
C. 含液体制剂的散剂
D. 含低共熔成分散剂
E. 口服散剂
5. [单选题]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需要考虑的因素
A. 患者的学历,身高,性别
B. 患者的体重,年龄
C. 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合理药物治疗
D. 考虑疾病的分型
E.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6. [单选题]乳剂由W/O转化成O/W的现象称为
A. 反相
B. 反絮凝
C. 转相
D. 合并
E. 酸败
7. [单选题]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除肽聚糖外,还含有大量的
A. 磷壁酸
B. 脂多糖
C. 脂蛋白
D. 纤维蛋白
E. 核酸
8. [单选题]可以作为发药凭证的是
A. 病历
B. 发票
C. 处方
D. 药品清单
E. 就诊卡
9. [单选题]下列哪类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药
A. 氨基苷类
B. 青霉素类
C. 氯霉素类
D. 多黏菌素B
E. 四环素类
10. [单选题]可使胃肠道动力发生改变而增加地高辛吸收的药物为
A. 甲氧氯普胺
B. 喹诺酮类药物
C. 抗胆碱药物
D. 考来烯胺
E. 华法林
11. [单选题]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
A. 水
B. 电解质
C. 凝血因子Ⅰ
D. 白蛋白
E. 红细胞
12. [单选题]有权限制或禁止对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进行出口的部门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国务院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13. [单选题]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
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代谢
E. 消除
14. [单选题]以下所列属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的是
A. 单一病原菌感染
B. 需长程治疗的局部感染
C. 原菌尚未查明的轻度感染
D. 单一药物能有效控制的感染
E.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15. [单选题]根据化学结构氟哌啶醇属于
A. 吩噻嗪类
B. 噻吨类
C. 丁酰苯类
D. 二苯并环庚烯
E. 苯酰胺类
16. [单选题]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不包括
A. 药效学评价
B. 药动学评价
C. 药剂学评价
D. 临床疗效评价
E. 药物经济学评价
17. [单选题]对他克莫司进行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最适宜采集的标本是
A. 白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血小板
D. 全血
E. 血清
18. [单选题]下列药剂属于均相液体药剂的是
A. 普通乳剂
B. 纳米乳剂
C. 溶胶剂
D. 混悬剂
E. 低分子溶液剂
19. [单选题]关于酊剂,叙述正确的是
A. 酊剂系指药物用低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的液体制剂,也可用浸膏稀释而成
B. 酊剂不可外用
C. 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药物20g
D. 酊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
E. 酊剂不可内服
20. [单选题]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与稀释剂混合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系
B. 药物高度分散于载体中制成的微球制剂
C. 药物包裹于载体中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系
D. 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体系
E. 药物与载体形成的物理混合物,能使熔点降低者
1.正确答案 :D
解析:主动脉对于维持舒张压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管壁有良好的弹性。
2.正确答案 :D
解析: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式中,V—为沉降速度,cm/s;r—为微粒半径,cm;ρ1和ρ2—分别为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ml;g—为重力加速度,cm/s2;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泊=g/cm?s,l泊=0.1Pa?s。由Stokes公式可见,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粘度成反比。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动力稳定性就愈小。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②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这就要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粘度的同时,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大的微粒总是迅速沉降,细小微粒沉降速度很慢,细小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可长时间悬浮在介质中,使混悬剂长时间地保持混悬状态。
3.正确答案 :D
4.正确答案 :A
解析:倍散指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5.正确答案 :B
解析:患者的体重,年龄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过期药物会导致药物使用的不安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需要考虑疾病的分型。
6.正确答案 :C
解析:转相:系指O/W型乳剂转成W/0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又称转型),加入外加物质、改变相体积比和温度都可能导致乳剂转相。
7.正确答案 :A
解析:磷壁酸又称垣酸,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约占细胞干重的50%。主要成分为 甘油磷酸或 核糖醇磷酸。根据 结合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壁磷壁酸和 膜磷壁酸。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协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②提高膜结合酶的活力。因磷壁酸带负电荷,可与环境中的Mg等阳离子结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以保证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需要;③贮藏磷元素;④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⑤作为某些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受体;⑥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⑦增强某些致病菌(如A族链球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8.正确答案 :C
解析:处方又称药方。广义的处方指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书面文件;狭义的处方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中药处方是载有中药名称、数量、煎服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中药制剂的书面文件,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它既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同时又具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C
11.正确答案 :C
解析:血液凝固后血凝块收缩,释放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血清与血浆最大的区别。
12.正确答案 :C
13.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14.正确答案 :E
15.正确答案 :C
16.正确答案 :E
解析: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不包括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17.正确答案 :D
解析:察两种储存条件对全血样本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指出,他克莫司全血标本在室温(25℃)和冰箱冷藏(4℃)避光储存72 h内保持稳定,不影响测定结果,故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送检的样品在上述两种储存条件下72 h内仍有检测价值采集临床肾移植术后患者口服他克莫司后12 h静脉全血样本20份,分别在室温(25℃)和冰箱冷藏(4℃)避光储存,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0、24、72 h时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全血样本在两种储存条件下72 h内,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
18.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药剂的分类。液体制剂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相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如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则形成物理不稳定状态的非均相液体制剂,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19.正确答案 :D
解析:酊剂常见制备方法:(1) 溶解法或稀释法:取药物粉末或流浸膏,加规定浓度的乙醇适量,溶解或稀释,静置,必要时滤过,即得。(2) 浸渍法:取适当粉碎的药材,置有盖容器中,加入溶剂适量,密盖,搅拌或振摇,浸渍3~5日或规定的时间,倾取上清液,再加入溶剂适量,依法浸渍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合并浸出液,加溶剂至规定量后,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3) 渗漉法:照流浸膏剂项下的方法,用溶剂适量渗漉,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滤过,即得。
20.正确答案 :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