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计划系统检测放射源的重建准确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手工计算
B. 实际测量
C. 正交放射胶片检测
D. 双人交叉独立检测
E. CT法
2. [单选题]满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定义的必要条件是
A. 射野的面积与靶区截面积一致,且靶区表面与靶区内诸点的剂量不同
B. 射野的形状与靶区截面形状一致,且靶区内诸点的剂量率能按要求调整
C. 射野的输出剂量率处处一致,且靶区内诸点的剂量率能按要求调整
D. 射野的形状与靶区截面形状一致,且靶区内与表面的剂量不等
E. 在各个照射方向上射野的面积处处相等,且靶区内诸点的剂量率能按要求调整
3. [单选题]加速器机械焦点精度为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E. ±5mm
4. [单选题]80%(或90%)正弦形等剂量曲线的波峰到20%(或10%)正弦形等剂量线的波谷间的距离,称为
A. 几何半影
B. 穿射半影
C. 散射半影
D. 物理半影
E. 有效半影
5. [单选题]以水为吸收介质,电子对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A. 1-10Kev
B. 10-30Kev
C. 30Kev-25Mev
D. 25Mev-100Mev
E. 100Mev-125Mev
6. [单选题]现代近距离放疗的特点是
A. 后装
B. 微机控制
C. 计算机计算剂量
D. 放射源微型化
E. 以上各项
7. [单选题]CT模拟定位比常规模拟定位不具有的优势是
A. 靶区位于邻近剂量限制器官(如脊髓、脑干、肾和晶体等)的病例
B. 靶区形状极为不规则的病例
C. 小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病例
D. 靶区需要切线野照射的病例
E. 骨转移的病例。
8. [单选题]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那一述说不对?
A. 对能手术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者或拒绝手术者,放射治疗疗效差
B. 对局部病期偏晚,可采取先行术前放疗
C. 单纯放射治疗对多数中晚期病人,可行根治性和姑息性放射治疗
D. 术后放射治疗
E. 姑息手术的病人进行放射治疗
9. [单选题]设θ为两楔形野中心轴交角,则两楔形野交角照射时,所选楔形角α为
A. α=900-(θ/2)
B. α=900+(θ/2)
C. α=900-θ
D. α=900+θ
E. α=(900-θ)/2
10. [单选题]射向防护计算点方向的剂量负荷比(或照射时间比)定义的是
A. 工作负荷
B. 负荷因子
C. 时间因子
D. 使用因子
E. 距离因子
11. [单选题]乳腺癌切线野切肺一般为
A. 1.5-2cm
B. 2-2.5cm
C. 2.5-3.0cm
D. 3.0-3.5cm
E. 4cm
12. [单选题]临床放疗计划阶段的内容,除外哪项?
A. 不考虑与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结合
B. 时间剂量分次模型的选择
C. 受照射部位的外轮廓
D. 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E. 规定肿瘤致死剂量和邻近器官允许剂量。
13. [单选题]通过控制射线束准直器的运动,调制射线束的强度,使等剂量曲线形成一定的楔形分布,描述的是
A. 物理楔形板
B. 固定楔形板
C. 一楔合成楔形板
D. 虚拟楔形板
E. 调强楔形板
14. [单选题]胰头癌照射野上界应在
A. 第10胸椎体中部
B. 第10胸椎体下界
C. 第11胸椎体中部
D. 第11胸椎体中界
E. 第12胸椎体中部
15. [单选题]医用加速器较为事宜的X线能量是
A. <150kV
B. 160kV~300kV
C. 1MV~8MV
D. 1MV~22MV
E. 15MV~50MV
16. [单选题]在湮灭辐射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当一个粒子与其反粒子发生碰撞时,其质量全部转化为γ辐射能量
B. 正,反粒子发生碰撞产生γ辐射也是一种核反应
C. 正,负电子发生碰撞时,产生两个能量为0.511MeVγ光子
D. 正,负电子发生碰撞时,产生一个能量为1.022MeVγ光子
E. 只有静止能量的正,负电子在湮灭时,产生的两个γ光子运动方向相反
17. [单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增加
B. 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减少
C. 治疗增益比不随剂量率变化
D. 剂量率增加,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增加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增加
E. 剂量率减少,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减弱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减少
18. [单选题]对T1、T2a期膀胱癌术后最佳治疗手段为
A. 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
B. 单纯膀胱切除
C. 外照射加膀胱切除
D. 组织间插植加膀胱切除
E. 外照射加化疗
19. [单选题]在放射治疗中,治疗增益比反映的是
A. 某种治疗体积比
B. 某种治疗技术优劣
C. 治疗剂量
D. 肿瘤分期
E. 正常器官受照剂量
20. [单选题]散射最大剂量比和散射空气比值相等适用于
A. 高能X线
B. 高能电子束
C. 中低能X线
D. 钴60γ射线
E. 质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