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A. 开窍宁神
B. 化湿和胃
C. 养心安神
D. 祛痰止咳
E. 消痈散肿
2. [单选题]在经脉循行中"绕肩胛"的经脉是
A. 手太阳小肠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少阴心经
3. [单选题]月经推迟的治疗配方取穴是( )
A. 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B. 气海、三阴交、肾俞、行间
C. 气海、三阴交、交信、阴陵泉
D. 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
E. 气海、三阴交、关元、大赫
4. [单选题]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
A. 与气候变化有关
B. 与工作环境有关
C. 与精神状态有关
D. 与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
E. 与情志变化有关
5.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A. 肺气盛
B. 肺气虚
C. 肾气盛
D. 肾气虚
E. 心气虚
6. [单选题]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A. 上下对应关系
B. 表里络属关系
C. 前后对应关系
D. 左右交叉关系
E. 范围和规律
7. [单选题]可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是
A. 心包积液
B. 发热
C. 甲亢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E. 粘连性心包炎
8. [单选题]治疗痢疾的主穴是
A. 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
B. 天枢、支沟、水道、丰隆
C. 天枢、水分、上巨虚、阴陵泉
D. 天枢、支沟、下脘、合谷
E. 天枢、足三里、中脘、太冲
9. [单选题]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内为阴,外为阳
B. 背为阴,腹为阳
C.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D. 下部为阴,上部为阳
E. 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
10. [单选题]脘腹胀痛,嗳腐吞酸者属于
A. 肝气犯胃
B. 食积胃脘
C. 胃阴不足
D. 胃火炽盛
E. 寒邪犯胃
1.正确答案 :A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2.正确答案 :A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分支
缺盆分支:从缺盆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手太阳小肠经颊部分支:从颊部,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3.正确答案 :D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A
解析:肺气盛
6.正确答案 :A
解析: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5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
7.正确答案 :D
解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显著左心室肥大,所以会有抬举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时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8.正确答案 :A
解析:痢疾
【病因病机】
痢疾多由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疫毒所致。外邪与食滞阻碍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肠络受损,而致下痢脓血,形成湿热痢5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而贪凉受寒,湿浊乘虚而人,以致寒湿不化,形成寒湿痢;感受疫毒之邪,毒邪熏灼肠道,热毒内盛,引动内风,蒙蔽清窍,而成疫毒痢;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失其升降功能,以致呕恶不能食,为噤口痢;若痢疾迁延日久,中焦虚弱,命门火衰,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为休息痢。
【辨证】
主症 大便次数增多,粪中带有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手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天枢 关元 上巨虚 合谷
配穴 湿热痢加曲池、阴陵泉;寒湿痢加中脘、阴陵泉;疫毒痢加大椎、中冲、十宣;噤口痢加内关、中脘;休息痢加脾俞、肾俞;久痢脱肛加百会、长强。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每次3~4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