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外科护理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全套模拟试题(F2),更多外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
A. 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
B. 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
C. 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
D. 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
E. 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2.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桂枝
B. 细辛、干姜
C. 芍药、炙甘草
D. 生姜
E. 半夏、五味子
3. [单选题]科学管理学派奠基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法约尔
B. 韦伯
C. 卡斯特
D. 泰勒
E. 梅奥
4. [单选题]洗手和对卫生手消毒的指征是
A. 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后
C. 摘手套前
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之前
E. 处理药物或配餐后
5.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因破伤风住院治疗,对其进行的消毒隔离措施正确的是
A. 应执行消化道隔离
B. 使用后的机械应用1%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
C. 使用后的敷料应清洗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 病室每天用1.5%过氧乙酸喷雾
E. 护理人员应穿隔离衣
6.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经常发生肾绞痛,血尿,疑为肾结石,医生要求作静脉肾盂造影。造影前准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常规肠道准备
B. 当天禁止早餐
C. 鼓励饮水
D. 检查前排尽小便
E. 需作碘过敏试验
7. [单选题]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A. 骨肉瘤
B. 骨髓瘤
C. 尤文肉瘤
D. 软骨肉瘤
E. 骨纤维肉瘤
8. [多选题]家庭访视的目的包括
A.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和理解
B. 消除家庭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C. 为居家的病、伤、残者提供治疗措施
D. 为家庭提供各种卫生资源
E. 为家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
9. [单选题]空气净化常用的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
A. 控制感染源、减少探陪人员
B. 湿式清扫
C. 定时通风、换气
D. 紫外线空气消毒
E. 医护人员操作时戴口罩、帽子
10. [多选题]呼吸机与病人呼吸不同步的常见原因包括
A.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B. 通气不当
C. 肺不张
D. 胃潴留
E. 病人神志不清
突然一次咯血700ml,面色苍白,BP110/87mmHg,立即与配液中心联系退换事宜,增大椎间隙,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可行持续牵引,每日6~8小时,可根据肾功能调节蛋白质摄入量,则应予以优质高蛋白的饮食。
右肱骨干骨折术后,护士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女,精神紧张,早期给予患者半卧位的意义是( )解释生理现象#
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气胸#
血胸#
出血#
败血症#
臂丛神经损伤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包括( )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了人类行为的判断额外失水量时,出汗湿透一身衬衣裤,估计额外失水量约为又称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的评价类型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胃肠吻合口出血,护士能
将其分为( )乳腺癌病人出现乳头凹陷的原因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术后须用缝线将下颌固定于前胸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突感呼吸困难伴胸痛,甚则失神狂乱#
意志消沉,移位不大,骼前上棘撕脱骨折,但垂直方向并无 移位
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下列属于闭合性损伤的是下列哪一种是闭合性损伤烧伤后48小时内发生休克的主要抢救措施是胰瘘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以下关于淋病描述错误的是下列疾患中,补肾益精法对其有较
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血糖增高#
脂肪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体内水排出减少,固定#在创伤、手术后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主要特点是代谢增高、蛋白质丢失增加、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利用增加。重度感染及严重创伤后代谢率几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感染伤口应首先用3%过氧化氢或多大浓度的碘伏洗干净伤口腐败物放疗病人口腔出现假膜时,采用的漱口液为战国及两汉
两晋隋唐
宋、金、元#
明清
近现代800mg/l
400mg/l
5
关于护理学中人的概念叙述正确是 (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各项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浅表痛为锐痛,其传入神经纤维是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人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属性
人是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的失调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19世纪40年代,不可使用碘酊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向下肢放射的典型部位是器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时,表现为伤口近侧表皮下有一条或多条"红线",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必
外科手术后,减少肺部并发症#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深静脉血栓
促进肠蠕动恢复
减少尿潴留发生受伤局部明显压痛
气管明显移位
胸部叩诊呈浊音
广泛皮下气肿
骨摩擦音#盲肠
回肠下端
直肠和乙状结肠#
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