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真题正确答案(@5),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金锁固精丸的主治病证是
A. 肾阳亏虚之遗精
B. 膀胱虚寒之遗尿
C. 脾肾两虚之遗精
D. 心肾两虚之遗精
E. 肾虚不固之遗精
2. [单选题]炭疽的确诊依据是
A. 皮肤焦痂
B. 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阳性
C. 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D. 牧民、屠宰及皮毛加工工人等特定职业
E. 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或培养炭疽杆菌
3. [单选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 毛细血管搏动征
B.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C. 主动脉瓣区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D. 枪击音和杜氏双重杂音
E. 心浊音界呈靴形
4. [单选题]用于腹部检查最重要的方法是
A. 视诊
B. 触诊
C. 叩诊
D. 听诊
E. 嗅诊
5. [单选题]患者患风心病,心房纤颤,刻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痞塞,痰多,恶心呕吐,畏寒背冷,肢体瞤动,头晕目眩,夜寐梦惊,舌胖大淡红,苔白腻,脉弦而结。治疗应首选
A. 二陈汤
B. 导痰汤
C. 五苓散
D. 温胆汤
E. 苓桂术甘汤
6. [单选题]发热伴右上腹痛,墨菲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胆囊炎
B. 急性胃炎
C. 消化性溃疡
D. 急性阑尾炎
E. 急性胰腺炎
7. [多选题]有清热泻火除烦之功效的药物有
A. 竹叶
B. 淡竹叶
C. 石膏
D. 夏枯草
E. 栀子
8. [单选题]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
A. 位于上野的片状阴影,中央密度较深,周围逐渐变淡
B. 条状边缘模糊阴影,由病变区伸向肺门
C. 肺门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 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肿大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E. 两肺散在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9. [单选题]发热,咳喘,痰黏不爽,汗出,口渴,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其辨证为
A. 邪热壅肺
B. 痰热结胸
C. 暑伤肺络
D. 燥热伤肺
E. 水饮停肺
10.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病程第6天,无尿2天,血压160/120mmHg,脉洪大,颜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散在湿啰音。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 静滴50%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
B. 20%甘露醇降压及利尿
C. 严格控制入液量,利尿及透析疗法
D. 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
E. 输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
下列对“谷瘅”描述正确的是( )不能治疗普通型流脑的药物是患者,咳嗽,口渴咽干,虽经发汗但未痊愈,舌红少津,具有"从革"特性的是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是( )患者,20岁。月经提前1周,经量多,舌苔黄,脉弦数。不宜选用
哪几项是正确的( )口渴症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男,现尿少尿闭,口中尿臭,严重时可见神昏抽搐,脉滑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消渴之名,首见于若咳,加五味子、细辛、生姜
若小便利,加桂枝
若下利,加半夏外感热病#
内
下列对太阴病所见脉象的解释,仲景论治虚劳重视哪些脏腑为预防结核传播,女,四肢痿软乏力,食少,便溏,气弱乏力,舌淡,苔薄白,阳气衰微
脉浮是太阴兼表#
脉浮而缓是伤寒病情涉及太阴#
脉迟是肾阳虚衰
附子汤和真武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颤证的根本在于附子#
获苓#
生姜
白术#
芍药#洪
数
细
大#
弱五志过极
血瘀
精气血不足#
痰热
气滞
表里同病的治则,素有胸胁胀满,嗳气频作,每因情绪紧张则腹痛泄泻,舌淡,本已精神极度萎靡,语言不休,食量大增,为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电位和时间变化的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是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先治表有碍于
下列对茯苓四逆汤的理解正确的是( )患者腹胀纳少,肢倦神疲,舌淡,宜诊为下列除哪项外,还可用于具有沉按实大弦长特征的脉象是某男,65岁。肝硬化已三年,四肢消瘦,以固肾本#
方中重用茯苓,宁心安神,渗利水湿#
茯苓合
真武汤中用芍药的目的在于( )肺痈与肺痿的鉴别主要有哪些症状( )温里药中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药物是:哪种汗证最危重而且预后较差活血通脉#
利小便#
引药入阴分
敛阴和营
制附子燥烈之性#胸痛与不痛#
吐浊唾与
下列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沉迟脉多见于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功效的药物是面赤,加葱白#
腹痛,加芍药#
干呕,加生姜#
咽痛,加桔梗#
利止脉不出,加人参#表热证
表寒证
里实证
里虚证
里寒
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饮停为患,其区别在( )大量脓痰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阴在内,阳之守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善治血淋的药物是通过浮髌试验可以明确诊断的是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功效的药物是:前者
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用于治疗皮肤热毒紫斑的最佳方剂是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是麻黄四两,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