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医师资格考试宝典口腔执业医师卫生资格易错考试试题(C2),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关于流感病毒的特点,哪项错误
A. 是有包膜病毒
B. 具有神经氨酸酶(NA)刺突
C. 不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D. 具有分节段的RNA和核蛋白(NP)
E. 具有血凝素HA刺突
2.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多为单侧发病
B. 可有"扳机点"存在
C. 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剧痛
D. 神经系统检查往往有阳性体征
E. 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3. [单选题]下列对进入上颌窦内的牙根描述错误的是
A. 常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腭侧根
B. 亦常见于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颊根
C. 因受入路限制,翻瓣去骨法仅适用于进入的颊根
D. 冲洗法适用于进入的颊根或腭根
E. 牙挺放置不当或用力没有控制所致
4. [单选题]腮腺扪诊的正确方法为
A. 以示、中、无名指3指提拉式扪诊为宜
B. 以示、中、无名指3指平触为宜
C. 双手双合诊
D. 双指合诊
E. 以拇指、示指挤触
5. [单选题]脱敏治疗是
A. 免疫调理
B. 免疫抑制
C. 免疫调节
D. 建立免疫耐受
E. 打破免疫耐受
6. [单选题]女性,32岁,患者表现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有大祸临头之感,惶惶不可终日,说不清具体原因
A. 焦虑状态
B. 恐怖症
C. 情感暴发
D. 易激惹
E. 心境恶劣
7. [单选题]反映受检人群龋病严重程度的指数是
A. 龋均
B. 无龋率
C. 患龋率
D. 充填比率
E. 龋病发病率
8. [单选题]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手术而言,"无瘤"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对"无瘤"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 切除肿瘤时不宜分块挖出
B. 肿瘤表面若有溃疡,可采用电灼处理
C. 可采用电刀
D. 缝合前应用大量低渗盐水及5%氮芥冲洗湿敷
E. 创口缝合时不必更换手套或器械
9. [单选题]滤过除菌常用的滤板孔径是
A. 0.22~0.45μm
B. 0.50~0.75μm
C. 0.80~0.95μm
D. 1~5μm
E. 5~10μm
10. [单选题]最少切割牙体组织的龋齿修复方法是
A. 银汞充填术
B. 嵌体修复
C. 复合树脂修复
D. 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
E. 全冠修复
关于智齿冠周炎易扩散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中,形成下颌下间隙脓肿伤口感染
局部存留异物
局部血流循环障碍
活动锻炼过少#
全身营养不良,24h
4℃,30min#
100℃,15min外伤和局部血液循环
口腔颌面部组织对放射线平均耐受量为6~8周给予形成颈白线的是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急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阶段的临床表现,除外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20~40Gy
40~60Gy
60~80Gy#
80
口腔颌面部感染最主要的来源为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牙槽骨垂直吸收时伴随的牙周袋多为()以下哪种细胞膜上不能检出HLA-Ⅱ类抗原特异性感染指引起牙周脓肿的常见菌是关于HBV抗原-抗体的检测,哪项错误人类所需
49岁,觉双颊黏膜粗糙感1个月,有白色条纹,呈树枝状。其可能的诊断是形成牙釉质的细胞为( )患者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而一时难以实现角色转化时属于下述疾病中发生呼吸衰竭时,因上唇外伤性缺损行下唇组织瓣
关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患者,女性,78岁,口角糜烂两个月。查:双侧口角区湿白糜烂有皲裂线,全口义齿重度磨耗。此患者应属于哪一类口角炎男性肝硬化患者性欲减退、睾丸萎缩、肝掌的原因是不是引起菌群
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调查饮水氟浓度不高,调查组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与侵袭性牙周炎关系最密切的致病菌是牙周病治疗时,牙槽骨新生最易发生在全口义齿戴入后,感染易向颅
效果好时是在脱臼后(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某医生整理资料时有以下指标:年龄、身高、体重、胸围等,除外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不良刺激
面部痈应早期切开减张#
表浅脓肿出现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原菌最多见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有走马疳病史。X线检查显示颞下颌关节正常。可能的诊断是葡萄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
梭杆菌感染
类杆菌感染
混合性感染#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
与口腔颌面部感染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是不属于牙功能的是()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外伤和局部血液循环
外来病原菌污染和营养状况
口腔内正常菌群和局部血液循环
机体抵抗力和有无异物存在
机体抵抗力和细菌
唾液分泌障碍,听觉过敏、情感性和反射性泪腺分泌障碍。其造成损伤的神经是恒牙和乳牙患龋率最高的牙齿分别是感染途径以腺源性为主#
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最多见
牙源性感染极易波及颌骨与颌周软组织
口腔颌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