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 方差分析
B. Z检验
C. t检验
D. H检验
2. [多选题]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来源于( )。
A. 燃料燃烧
B. 吸烟
C. 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
D. 现代家具
3. [单选题]临床上输卵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
A. 子宫部
B. 峡部
C. 壶腹部
D. 漏斗部
4. [单选题]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病例对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现况调查
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5. [单选题]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入院偏倚
6. [单选题]成对的脑颅骨是( )。
A. 颞骨
B. 额骨
C. 枕骨
D. 蝶骨
7. [单选题]喉结是哪一软骨的结构( )。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杓状软骨
8.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 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 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
9. [单选题]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
A. 87%、12%
B. 67%、33%
C. 25%、87.5%
D. 33%、67%
10. [单选题]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 )。
A. 低估RR值
B. 高估RR值
C. 低估OR值
D. 高估OR值
11. [单选题]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
A. 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 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
12. [单选题]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感染谱,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 )。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死亡为结局
D. 未发生感染
13.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
A. 病因、宿主、环境
B. 传染源、宿主、环境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14. [单选题]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 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15. [单选题]发病率不适用于( )。
A. 描述疾病的分布
B. 寻找病因线索
C. 评价防治效果
D. 衡量疾病严重程度
16. [单选题]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个器官的衰老密切相关( )。
A. 子宫
B. 卵巢
C. 乳腺
D. 下丘脑
17. [单选题]描述某市、某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
A. 死因构成比
B. 发病率
C. 潜在减寿年数
D. 患病率
18. [单选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B.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
C. 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D. 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
19. [单选题]描述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对死亡的威胁程度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
A. 死亡率
B. 患病率
C. 病死率
D. 发病率
20. [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患病率降低?( )
A. 发病率升高
B. 病程延长
C. 患者迁入
D. 治愈率提高
1.正确答案 :D
解析:方差分析、Z检验、t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2.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来源:①装饰材料,如木制人造板材、地毯、含有黏合剂的涂料和油漆中的甲醛释放;②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材料的家具,以及家具饰面粘贴时使用的胶粘剂中的甲醛释放;③建筑材料中由脲醛树脂制成的隔热泡沫材料中的甲醛释放;④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甲醛;⑤生活用品,如化妆用品、清新剂和消毒剂中含有的甲醛释放;⑥吸烟是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一个重要来源。
3.正确答案 :B
解析:手术过程:①清点器械和下敷料,待麻醉满意后在局部作2~3cm皮肤横切口,切开皮下脂肪,提取腹直肌前鞘,剪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提取腹膜,避开膀胱和血管,多次轻提避免钳夹腹膜下肠管,确认为腹膜,将其切开后进入腹腔;②常规探查子宫、附件有无异常,吊钩法提取一侧输卵管追踪至伞端,在峡部作抽芯近端包埋法结扎,用两把组织钳将输卵管峡部提起,钳距为2~3cm,选择峡部无血管区,在浆膜下注射少量生理盐水,使浆膜浮起,不行输卵管切开浆膜,游离输卵管,用两把蚊式钳夹住两端,中间切除1~1.5cm,用4号线结扎近端,远端同时结扎浆膜层,用0号线缝合输卵管糸膜,将近端输卵管包埋缝合于输卵管浆膜内,远端游离,检查无活动性出血、血肿,送回用腹腔;③同样方法结扎对侧输卵管;④检查腹腔、腹壁各层无活动性出血、血肿、组织损伤,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用丝线逐层缝合腹壁、皮肤作内缝合,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安返康复室。
4.正确答案 :D
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5.正确答案 :B
解析:双盲法主要是控制来自受试对象和研究人员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目的是避免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倚,因此属于信息偏倚。
6.正确答案 :A
解析:脑颅由8块骨组成,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它们围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颅腔的底由蝶骨、枕骨、颞骨、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
7.正确答案 :A
解析:喉的软骨主要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此外,还有2对小块软骨。甲状软骨为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左右两块四角形软骨板构成。两板的前缘以直角连接成前角,前角的上缘形成一"V"字形的切迹,为甲状上切迹,是颈部的重要体表定位标志,切迹的下方向前凸出称喉结,在成年男子特别显著。
8.正确答案 :D
解析: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特定时期内总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而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母中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具有免疫力者和患者不应计入分母。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对照组中选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会掩盖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因此会使OR值变小。
11.正确答案 :B
解析: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一定时期对于病程较长的疾病可以是1年,病程短的可以是月或是天。
12.正确答案 :A
解析:感染谱是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其中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最常见。
13.正确答案 :C
解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是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母婴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14.正确答案 :D
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15.正确答案 :D
解析: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为病死率。
16.正确答案 :B
解析: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卵巢的衰老主要表现在卵泡减少和卵巢形态变化及卵巢功能衰退。伴随着卵巢的衰老,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生殖、泌尿、心血管等多个相关系统与器官的变化。
17.正确答案 :D
解析:患病率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假阴性率(FNR),又称漏诊率或第Ⅱ类错误,指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检试验被定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假阳性率也称误诊率,是指实际无病,通过筛检试验检出是阳性的人数。
19.正确答案 :A
解析:死亡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20.正确答案 :D
解析: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高;③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