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检查房角由前壁至后壁依次可看到
A. 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虹膜根部
B. 虹膜根部、睫状体带、巩膜突、小梁网
C. 小梁网、Schwalbe线、巩膜突、睫状体带、虹膜根部
D. Schwalbe线、小梁网、睫状体带、巩膜突、虹膜根部
E. 睫状体带、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虹膜根部
2. [单选题]12对脑神经中有几对与眼部直接有关
A. 3
B. 4
C. 5
D. 6
E. 7
3. [单选题]暴露性角膜炎的治疗关键是
A. 睑缘缝合
B. 抗生素消炎
C. 去除暴露原因
D. 眼罩遮盖
E. 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4. [多选题]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包括( )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E. 以上均包括
5.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与轴性近视无关( )
A. 眼球前后径
B. 屈光指数
C. 遗传
D. 环境
E. 近视弧形斑
6. [多选题]在白内障进展过程什么时候易出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 )
A. 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
B. 皮质性白内障未成熟期
C. 皮质性白内障成熟期
D. 皮质性白内障过熟期
E. 外伤性白内障
7. [单选题]老年性白内障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 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
B. 色觉异常
C. 双眼复视
D. 眩光
E. 老视减轻
8. [单选题]红舌兼见苔黄厚,多见于( )
A. 里实热证
B. 虚热证
C. 湿热证
D. 血瘀证
E. 表证
9. [单选题]眼压测量值受何种误差因素影响最重要
A. 巩膜厚度
B. 角膜中央厚度
C. 角膜周边厚度
D. 前房深度
E. 角膜曲率
10. [单选题]患者女,31岁,诉左眼痒、不适1个月。检查:睑缘充血、潮红,睫毛和睑缘表面覆着鳞屑,数根睫毛脱落,未见睫毛乱生及倒睫。可能的诊断是( )。
A. 鳞屑性睑缘炎
B. 溃疡性睑缘炎
C. 眦部睑缘炎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BD
解析: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引起的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发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免疫反应。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Ⅱ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Ⅳ型或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一种类型。B细胞和T细胞均参与移植排斥反应,但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个显著临床表现是移植排斥反应。在典型同种异体间的移植排斥反应中,受者的免疫系统首先被供体的组织抗原所致敏。移植片排斥反应:角膜的无血管使其处于相对的“免疫赦免”状态,使角膜移植成为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手术。尽管如此,排斥反应仍是穿透性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这是一种复杂的免疫反应,一般认为是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但具体的机制仍不十分确切,至少与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①被移植抗原激活的免疫细胞克隆扩增,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②被激活的CD4阳性细胞可释放白细胞介素-2,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转化为细胞毒性细胞,直接破坏植片;③角膜细胞异常表达MHC-类抗原,使角膜细胞一方面起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触发免疫反应,另一方面成为免疫反应的靶细胞,受到细胞毒性T细胞等的攻击而受到损害④角膜植片内的树状细胞起抗原呈递作用,促进免疫反应;⑤其他因素:如缝线刺激和伤口愈合等因素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可导致T细胞等的聚集,角膜的血管化加速免疫成分的移动等。
5.正确答案 :B
6.正确答案 :DE
解析:过熟期晶状体皮质颗粒或吞噬了晶状体皮质的巨噬细胞容易在前房角积聚,堵塞小梁网,产生继发性青光眼,称为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phacolytic glaucoma)。由于晶状体悬韧带变性,晶状体容易出现脱位或移位,囊膜破裂也可使核脱出,若脱位的晶状体或晶状体核堵塞瞳孔区,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7.正确答案 :A
解析: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而其他临床表现因晶状体混浊的部位、程度及范围而出现。同时应注意皮质性白内障早期晶状体周边部的轻度混浊可不影响视力。
8.正确答案 :A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A
解析:该题是临床分析题。鳞屑性睑缘炎的临床表现为症状较轻,睑缘充血、肿胀,睫毛和睑缘表面覆着上皮鳞屑,伴有睑缘点状皮脂溢出,聚集于睫毛根部,干后结痂,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一般不发生乱睫。根据上述临床特点及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最佳答案选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