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学科是( )。
A. 工业药剂学
B. 中药药剂学
C. 中药制剂学
D. 中药调剂学
E. 临床药学
[多选题]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包括
A.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B.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C. 军队特需药品
D. 国家药监局依法明令停止或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包括: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②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③军队特需药品;④国家药监局依法明令停止或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⑤批准试生产的药品。故选ABCD。
[多选题]影响发病的因素有
A. 气候变化
B. 情志异常
C. 体质虚弱
D. 环境污染
E. 水土不服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有密切的联系。外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域、地形、地貌、大气、气候以及人类生活、居住、活动的场所。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社会交往等。内环境主要是指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质等。正气强弱、体质特征、心理特质等都直接关系到内环境的动态。故此题应选ABCDE。
[单选题]引起中药酸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油脂
B. 皂苷
C. 色素
D. 有机酸
E. 生物碱
正确答案 :A
解析: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和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异臭味,这种现象称"酸败"。故此题应选A。
[多选题]多基原的药材有
A. 红花
B. 菊花
C. 山银花
D. 辛夷
E. 丁香
正确答案 :CD
解析: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ni Pamp.的干燥花蕾。药材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1.2~2.5cm,直径0.8~1.5cm。基部常具短梗,长约0.5cm,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之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花被片9,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呈萼片状,内两轮花被片6,每轮3,轮状排列。除去花被,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体轻,质脆。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玉兰:长1.5~3cm,直径1~1.5cm。基部枝梗较粗壮,皮孔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武当玉兰:长2~4cm,直径1~2cm。基部枝梗粗壮,皮孔红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淡黄色或淡黄绿色茸毛,有的最外层苞片茸毛已脱落而呈黑褐色。花被片10~12(15),内外轮无明显差异。为多基原药材。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et S.C.Cheng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药材灰毡毛忍冬:星棒状而稍弯曲,长3~4.5cm,上部直径约2mm,下部直径约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黄褐毛忍冬:长1~3.4cm,直径1.5~2mm。花冠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密被黄色茸毛。为多基原药材。答案选CD
[多选题]不宜联用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是
A. 磁朱丸
B. 更衣丸
C. 安宫牛黄丸
D. 逍遥散
E. 小柴胡汤
正确答案 :ABC
解析: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如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仁丹、紫血散、补心丹、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等,不能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同服,因汞离子与溴离子或碘离子在肠中相遇后,会生成有剧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故此题应选ABC。
[单选题]现代研究认为多数温热药能
A. 降低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
B. 降低交感神经M受体功能
C. 增强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
D. 增强交感神经M受体功能
E. 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 :C
解析:主要考查中药四性现代研究中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之性中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一般呈现抑制作用,可降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与细胞内cAMP/cGMP水平,增强胆碱能神经-M受体功能,而温热之性中药的表现则与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