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下列受饮食影响较大的检测项目是( )。
A. UA
B. HBsAg
C. ALT
D. TP
E. TBIL
2. [多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生理特点
A. 血小板聚集
B. 病理性凝血酶生成
C. 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沉积
D. 微血栓形成
E. 原发性纤溶亢进
3. [多选题]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由下列哪些药物引起( )。
A. 甲基多巴
B. 青霉素
C. 奎尼丁
D. 异烟肼
E. 对氨基水杨酸钠
4. [多选题]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A. 血小板减少症
B. 血栓性疾病
C. 高凝状态
D. 血小板贮存池病
E. 遗传性毛细胞血管扩张症
5. [多选题]哪些贫血网织红细胞常明显增加 ( )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危象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多选题]vWF可产生的止血功能包括( )。
A. 促进抗凝血酶合成增加
B. 促进t-PA释放增加
C. 与血小板膜GPⅠb结合
D. 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结合
E. 作为FⅧ的载体蛋白
7. [多选题]二期止血缺陷筛选试验主要观察( )。
A. 血管内皮损伤
B. 血小板异常活化
C. 血液流变学异常
D. 凝血系统异常
E. 抗凝血系统异常
8. [多选题]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有
A.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B. PNH
C. 冷凝集素综合征
D. 新生儿溶血症
E. 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9. [多选题]可以进行髓外造血的器官包括
A. 肝
B. 心脏
C. 脾
D. 淋巴结
E. 肾
10. [多选题]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正确的是 ( )
A. 粘附功能
B. 聚集功能
C. 释放反应
D. 促凝作用
E. 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11. [多选题]骨髓纤维化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正确的是( )。
A. 骨髓纤维化常有干抽现象
B. 骨髓纤维化骨髓活检可见大量脂肪细胞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中常见有核红细胞
E. 骨髓纤维化的Ph染色体阳性
12.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主要有( )。
A. 中性粒细胞增殖和成熟障碍
B. 中性粒细胞消耗或破坏过多
C. 理化因素损伤
D. 药物引起粒细胞生成障碍
E. 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13. [多选题]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 SLE
B. Evans综合征
C. DIC
D. 高血压
E. 恶性淋巴瘤
14. [多选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特点有哪些 ( )
A. 瘤细胞较典型的有淋巴细胞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
B. 淋巴瘤细胞替代了正常淋巴结的细胞
C. 无R-S细胞
D. 淋巴结胞膜被侵犯
E. 各个淋巴瘤细胞形态均很一致
15. [多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能出现的是( )。
A. 脑神经麻痹
B. 头痛、恶心、呕吐
C. 视物模糊
D. 脑脊液压力升高
E. 脑脊液蛋白减少
16. [多选题]引起细胞外铁明显增加而铁粒幼红细胞可减少 ( )
A. 感染
B. 肝硬化
C. 慢性肾炎
D. 白血病
E. 多次输血后
17. [多选题]血小板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是 ( )
A. 了解体内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
B. 有利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的诊断
C. MDS和血小板减少症可有小血小板增多
D.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可见巨大血小板
E. 血小板无力症时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且大小不一
18. [多选题]ITP的诊断标准包括
A. 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B. 脾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C.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
D. PAIg增多
E. 骨髓巨核细胞均为成熟细胞
19. [多选题]患者男,58岁,以右下肢骨痛入院。查体:贫血面容,乏力,食欲减退。肝、脾、淋巴结未及。右下肢皮肤正常,有按压痛,运动后疼痛加剧,病理征阴性,左下肢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 50 g/L,总蛋白121 g/L,白蛋白 40 g/L,ESR(魏氏法)98 mm/h,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38 g/L。X线检查右下肢溶骨性病变,为了确诊,该患者还应做的检查是
A. 骨髓细胞学检查
B. 骨髓组织检查
C. 骨钙素检查
D. 尿本-周氏蛋白检查
E. 血清蛋白免疫电泳
20. [多选题]纤溶酶的生理作用是
A. 裂解纤维蛋白原
B. 裂解纤维蛋白
C. 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D. 可将赖氨酸纤溶酶原转变成谷氨酸纤溶酶原
E. 激活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