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 可有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
B. 大多数病人有脾大
C. 多见于年轻人
D. 早期出现骨髓“干抽”现象
E. 不会发生血栓和出血表现
2. [多选题]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包括
A. 骨髓损伤
B. 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C. 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D. 家族或遗传因素
E. 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
3. [多选题]管型是尿中的重要病理成分,关于管型形成条件说法正确的有
A. 原尿中白蛋白、T-H蛋白含量增加,是形成管型基质的首要条件
B. 肾小管的浓缩和酸化能力,有助于蛋白质和盐类的凝聚和沉淀
C. 尿流缓慢有助于管型成分的沉淀
D. 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有利于管型的排泄
E. 尿液中细胞、颗粒成分等有形成分是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
4. [多选题]血吸虫寄生于螺丝体内的阶段有( )
A. 袋形母胞蚴
B. 子胞蚴
C. 尾蚴
D. 虫卵
E. 童虫
5. [多选题]反映肝细胞合成能力的血清酶学指标有
A. ALT
B. ALP
C. γ-GT
D. CHE
E. LCAT
6. [多选题]淋巴瘤细胞系的选择,融合用的瘤细胞特性包括 ( )
A. 在体外能无限快速生长
B. 融合率高
C. 不分泌淋巴因子和杀伤功能
D. 缺乏某一特性的T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
E. 是HGPRT缺陷株
7. [多选题]能够在小肠黏膜细胞合成的载脂蛋白(Apo)有
A. Apo AⅠ
B. Apo AⅡ
C. Apo AⅣ
D. Apo B100
E. Apo B48
8. [多选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区分可参考下列哪些指标 ( )
A. 白细胞计数
B. 血小板计数
C. NAP染色
D. 脾脏大小
E. 红细胞容积
9. [多选题]临床化学检验设备故障修复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分析性能,应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
A. 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实施校准
B. 质控物检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
C. 与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偏差符合要求
D. 使用留样再测结果进行判断,偏差符合要求
E. 维修人员的维修报告
10. [多选题]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不包括 ( )
A. 蛋白质亚基的聚合
B. 交叉聚合
C. 分子识别
D. 分子的自我装配
E. 多酶复合体
11. [多选题]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标志物浓度在AMI发作后升高时间正确的是
A. MB-1~3小时
B. CK-3~8小时
C. LD-8~18小时
D. CTnT-3~6小时
E. CK-MB--9~30小时
12. [多选题]亨廷顿病诊断和试验诊断依据的是 ( )
A. 依赖阳性家族史
B.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C. 发病后一般存活时间10~18年
D. 常伴有其他神经递质和肽类调质水平的变化
E. 对位于4号染色体(4p16)的HD基因出现CAG(多聚谷氨酸)的重复扩展进行测定
13. [多选题]有关生物利用度(F)的描述,正确的有
A. 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
B. 反映药物吸收程度
C. 又称吸收分数,表示血管外用药时,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数
D. 静脉注射时,药物绝对生物利用度=1
E. 口服用药方式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值,由口服定量药物的AUC与静脉滴注等量药物后AUC的比值计算出
14. [多选题]可使血沉减慢的因素是 ( )
A. 血沉管倾斜
B. 室温≥25℃
C. 室温≤18℃
D. 抗凝剂浓度增加
E. 标本有血细胞凝集块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肌钙蛋白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cTn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B. cTn特异性低于CK
C. cTn敏感性低于CK,不仅能检测AMI,还能检测微小损伤
D. 常被用于检测非心脏手术病人在手术期有无急性心肌梗死
E. 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16. [多选题]铁代谢障碍性疾病有
A. 缺铁性贫血
B. 慢性感染性贫血
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 钩虫感染性贫血
E. 长期痔疮出血
17. [多选题]下列关于单向免疫扩散法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有 ( )
A. 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扩散
B. 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环状扩散
C. 抗原抗体的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D.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E.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18. [多选题]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流行于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E. 一年四季
19. [多选题]免疫缺陷病最常见的临床特点是 ( )
A. 各种病原体易染增加,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B. 自身免疫病发生率高
C. 恶性肿瘤发生率高
D. 超敏反应发生率高
E. 有遗传倾向
20. [多选题]属于土源性蠕虫的寄生虫有
A. 旋毛虫
B. 华支睾吸虫
C. 钩虫
D. 鞭虫
E. 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