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颌面外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单选题]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A. 可以互相代替的
B. 可以互相补充的
C. 互不相干
D. 可以割裂的
E.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单选题]梅-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
A. 地图舌、面瘫、贫血
B. 裂舌、面瘫、面部肿胀
C. 裂舌、口角炎、腺性唇炎
D. 地图舌、口角炎、贫血
E. 舌乳头炎、面瘫、肉芽肿性唇炎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 健康教育措施
B. 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C. 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D. 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E. 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见的典型线表现是
A. 不规则骨质破坏
B. 大小不等的圆形凿状阴影
C. 单囊状阴影
D. 毛玻璃样阴影
E. 呈日光放射状排列的骨刺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固位作用好、但支持和稳定作用差的卡环臂是
A. 4型卡臂
B. 1型卡臂
C. 2型卡臂
D. 5型卡臂
E. 3型卡臂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无牙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患者易采用
A. 半解剖式牙
B. 以上都对
C. 基托与黏膜的密合度
D. 解剖式牙
E. 唾液质量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属于咀嚼黏膜的是
A. 软腭黏膜
B. 唇黏膜
C. 硬腭黏膜
D. 口底黏膜
E. 颊黏膜
正确答案 :C
解析:口腔黏膜可分为三类:①咀嚼黏膜:包括牙龈和硬腭黏膜,在咀嚼时承受压力和摩擦;②被覆黏膜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包括唇、颊黏膜、口底和舌腹黏膜,软腭黏膜;③特殊黏膜,即舌背黏膜,它在功能上属于咀嚼黏膜,但又有一定的延伸度。故选D。
[单选题]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
A. 18周岁至28周岁
B. 16周岁至40周岁
C. 18周岁至60周岁
D. 18周岁至45周岁
E. 18周岁至55周岁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正常人每日分泌唾液总量的多少是由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的
A. 80%
B. 70%
C. 50%
D. 60%
E. 90%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3/4冠的错误谬误为
A. 就位轻易
B. 外形线长,晦气防龋
C. 磨牙多
D. 以上都不是
E. 不能作固定桥固位体
正确答案 :B
27岁。下颌骨体部隆起,边界不甚清,必须在哪一个规定时限内报告为防止甲状舌管囊肿或瘘术后复发应关于全瓷贴面牙体预备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病损呈黄色小疱
人们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是通过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对于手术器械、敷料的灭菌、消毒,
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上前牙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切端至少磨除医德修养的方法是检查口腔卫生状况临床常用的主要指标是下唇的主要感觉神经来自《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龈下菌斑中能产生白
目前,我国禁止的生殖技术是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伦理学产生的影响是意外穿髓,穿髓孔直径
不属于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的是模型检查不包括的内容是涎腺黏液囊肿最常见的部位是上前牙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头低位,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5~6周
11~12周
9~10周
3~4周
7~8周#闰管细胞
肌上皮细胞
黏液性腺泡
医德修养的方法是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牙拔除过程中可损伤软组织,以往未曾有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属于拔牙相对禁忌证的是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医学道德原则的是下列哪
关于生殖技术,不合乎道德的是理论上假牙修复应在拔牙后多长时间进行 ( )女,27岁。下颌骨体部隆起,有创伤史。曲面体层片显示有一直径约3cm大小的圆形透光阴影,边界不甚清,颈长度达设计要求,邻接处牙线勉强通过,正
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临床表现为含牙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性封闭,牙周骨组织吸收严重,极为松动的牙
反复发生冠周炎,无松动、下方恒牙先天缺
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除了正常人每日分泌唾液总量的多少是由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的牙拔除过程中可损伤软组织,哪项是错误的单纯性龈炎又称为附着水平丧失的距离是指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在牙周疗效维护期
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正常人每日分泌唾液总量的多少是由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的以下不是"0.022"托槽优点的是直接盖髓术的禁忌证是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