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镜下观,溃疡分层由内到外依次为( )。
A. 渗出层、肉芽组织层、坏死层、瘢痕组织层
B. 坏死层、渗出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C. 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D. 瘢痕组织层、肉芽组织层、坏死层、渗出层
2. [单选题]下列不是局部电位的特点的是( )
A. 无不应期
B. 呈电紧张性扩布
C. 可以加和
D. 具有“全”或“无”现象
3. [单选题]下列关于头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头静脉经过臂内侧上行
B. 头静脉在臂中点平面汇入肱静脉
C. 头静脉起自手臂静脉网尺侧
D. 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4.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引起咯血的原因( )
A. 支气管扩张
B. 肺梗塞
C. 肺气肿
D. 二尖瓣狭窄
E. 血液病
5. [单选题]女性,查体双眼凸出,惊愕表情,此为( )。
A. 慢性病面容
B. 甲亢面容
C. 二尖瓣面容
D. 伤寒面容
6. [单选题]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第6肋间,考虑为( )。
A. 瘦长体型
B. 左心房增大
C. 左心室增大
D. 右心房增大
E. 右心室增大
7. [单选题]主要作用于M期的抗癌药是( )。
A. 氟尿嘧啶
B. 长春新碱
C. 环磷酰胺
D. 强的松龙
E. 柔红霉素
8. [单选题]心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 )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纯氧人工呼吸
C. 胸外心脏按压
D. 胸内心脏按压
E. 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
9. [单选题]磺胺类药物过敏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的是( )。
A. 格列吡嗪
B. 阿卡波糖
C. 二甲双胍
D. 胰岛素
10. [单选题]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 )。
A. 心电图的P波
B. 心电图的QRS段波群
C. 心电图的Q-T期间
D. 心电图的T波
E. 心电图的ST段
1.正确答案 :C
解析:镜下渗出的白细胞、纤维素构成渗出层,其外层为坏死组织,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最外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纤维细胞构成的瘢痕组织层。
2.正确答案 :D
解析:局部电位的特点是:(1)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2)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3)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3.正确答案 :D
解析: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桡侧、前面上行至肘窝,在肘窝位于肘正中静脉桡侧,再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收集手、前臂桡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头静脉在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交通。故选D。
4.正确答案 :C
解析:引起咯血的原因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原发性肺癌)、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尖瓣狭窄、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肺淤血、肺梗塞、恶性肿瘤转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5.正确答案 :B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
6.正确答案 :C
解析:正常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若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第6肋间,即向左下移位,提示左室增大,故选C。
7.正确答案 :B
解析:长春碱类作用机制为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从而使纺锤丝不能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长春碱的作用较长春新碱强。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M期细胞。
8.正确答案 :E
解析: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急症危重病人采取的抢救最关键有效的措施是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后续的专业用药。
9.正确答案 :A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与磺胺类结构相似,因此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即为磺脲类药物。
10.正确答案 :A
解析: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