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预后好,无后遗症
B. EEG在疾病急性期异常程度最高
C. EEG随着病情的恢复也逐渐恢复正常
D. EEG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减轻
E.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为终生免疫性疾病,治愈后不复发
2. [单选题]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多次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多次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
A. 部分责任能力
B. 无责任能力
C. 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
D. 完全责任能力
E. 视具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
3. [单选题]下列关于慢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发声抽动
B. 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运动抽动
C. 症状累及广泛
D. 常累及上下肢及躯干
E. 病程往往少于1年
4. [单选题]抑郁发作时的生物学症状群不包括下列哪项
A. 睡眠紊乱
B. 食欲紊乱
C. 性功能减退
D. 精力丧失
E. 乐趣丧失
5. [单选题]治疗惊恐障碍常用的抗焦虑药是
A. 咪达唑仑
B. 阿普唑仑
C. 三唑仑
D. 硝西泮
E. 佐匹克隆
6. [单选题]下列关于婴儿痴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
B. 三、四岁以前发育正常
C. 原来获得的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倒退
D. 男孩较多见
E. 很多患儿智力会倒退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
7. [单选题]RNA不同于DNA的碱基是
A. 腺嘌呤(A)
B. 鸟嘌呤(G)
C. 胞嘧啶(C)
D. 胞嘧啶(T)
E. 尿嘧啶(U)
8. [单选题]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访谈法
D. 调查法
E. 测验法
9. [单选题]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起病于18岁以前
B. 由生物学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引起
C. 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表现
D. 智力发育落后显著低于同龄儿童
E. 精神发育迟滞就是痴呆
10. [单选题]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生化因素
D. 脑萎缩
E. 精神因素
1.正确答案 :C
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差,有报道其自然死亡率为70%,采用阿糖腺苷治疗的病死率为40%;本病的EEG异常率达85%~96%,一般在急性期EEG异常程度轻,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加重,在疾病的高峰期异常程度最高,随着病情的恢复EEG也逐渐恢复正常;在疾病的恢复期病毒可能潜伏于脑内一定部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再趋活跃,其复发率为10%。
2.正确答案 :D
解析: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正确答案 :E
解析:此题考点为慢性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抽动部位除头面部、颈部和肩部肌群外,也常发生在上下肢或躯干肌群,且症状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某些患者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在病程中交替出现。例如,首发为简单的皱额和踢腿,持续半年后这些症状消退,继之以清嗓声的发声抽动。抽动的频度可能每天发生,也可能断续出现,但发作的间隙期不会超过2个月。慢性抽动障碍病程持续,往往超过1年以上。
4.正确答案 :E
解析:抑郁发作时躯体症状群(生物学症状群)包括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精力丧失,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等,因此本题选答案E。
5.正确答案 :B
解析:惊恐障碍即为急性焦虑发作选用短程作用药物,如阿普唑仑等。
6.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考点为婴儿痴呆的临床表现。婴儿痴呆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面性发育障碍,病因未明,出生后有三、四年的正常发育阶段,之后很快倒退,一般在一年内倒退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
7.正确答案 :E
解析:RNA不同于DNA的碱基是尿嘧啶(U),其余相同。
8.正确答案 :E
解析: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和测验法,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又有许多临床特点。观察法是通过对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仪容、表情、言行等进行观察,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条件并严格控制,引发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测验法是运用测验材料,用标准化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数量化的测量,从而确定人们心理活动差异的性质和程度,为判定某些方面的心理水平提供依据。调查法是以"问答"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方法。
9.正确答案 :E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精神发育迟滞或受阻,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的缺陷、不足,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痴呆是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功能等的减退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须注意的是,痴呆的智能损害是后天获得的,痴呆患者大脑功能已经发育成熟,有过良好智能,但由于后天某些原因导致智能的减退,常见于慢性脑器质性病变。
10.正确答案 :A
解析: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可以起诱发作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