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
A. 生长速度
B. 浸润深度
C. 对肿瘤细胞的形成及组织结构的综合
D. 组织学类型
E. 有无转移
2. [多选题]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有
A. 未明病原菌的细菌性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D. 较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
E. 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
3. [单选题]选择生物安全柜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危险药物的类型
B. 可利用空间的大小
C. 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D. 环保部门关于有毒物质排放的要求
E. 通风设备的生产企业
4. [单选题]在药品标签上无须印有规定标识的是
A. 外用药品
B. 非处方药品
C. 麻醉药品
D. 处方药
E. 精神药品
5. [多选题]紫杉醇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
A. 骨髓抑制
B. 消化道反应
C. 周围神经毒性
D. 视神经炎
E. 锥体外系反应
6.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阵发心房颤动2年,平时窦性心律,心率50次/分,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无明显加快,口服地高辛0.25mg/d,2周后出现一过性晕厥再次就诊,心率35次/分,血清地高辛浓度1.5μg/L。此时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 停服地高辛,给氯化钾
B. 停服地高辛,给苯妥英钠
C. 继续服地高辛,加用阿托品
D. 停用地高辛,给奎尼丁
E. 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7. [多选题]注射剂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有
A. 引起败血症
B. 造成热原反应
C. 注射引起疼痛
D. 不适当的酸碱度引起机体的适应性下降
E. 首过效应引起肝损害
8. [多选题]下列抗生素中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有
A. 氨曲南
B. 舒巴坦
C. 头孢拉定
D. 亚胺培南
E. 甲硝唑
9. [多选题]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A. 人参酒
B. 维生素C泡腾片
C. 双黄连口服液
D. 胎盘组织液
E. 复方大青叶
10. [单选题]能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 西咪替丁
B. 哌仑西平
C. 丙谷胺
D. 奥美拉唑
E. 米索前列醇
11. [单选题]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控制血糖,应告知患者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 乳酸性酸中毒
B. 肾功能异常
C. 胃肠道反应
D. 过敏性皮疹
E. 肝功能异常
12. [单选题]《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由谁来负责审查制剂配制全过程记录并决定是否发放使用
A. 药剂科主任
B. 医院药事会主任
C. 主管药学工作的副院长
D. 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人
E. 药检室负责人
13. [单选题]会加剧痛痹的邪气是( )
A. 风
B. 湿
C. 寒
D. 热
E. 暑
14. [单选题]根据《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关于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首先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电子监管
B. 在药品生产、批发环节实现电子监管的基础上,推广到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
C. 首先对医疗用毒性药品实施电子监管,逐步推广到血液制品和疫苗
D. 按照先东部发达地区再向西部渗透的原则实施药品电子监管
E. 采取一步到位方式,对所有的药品实施电子监管
15. [单选题]对疟原虫红细胞外期最有效的药物是
A. 乙胺嘧啶
B. 氯喹
C. 奎宁
D. 伯氨喹
E. 青蒿素
16. [单选题]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生产毒性药品包装特有的标志是
A. 生产单位名称
B. 药品数量
C. 毒药标志
D. 经手人要签字
E. 质量检验员签字
17. [单选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A. 肾精久耗
B. 肾阳亏虚
C. 水饮内停
D. 血瘀日久
E. 寒湿带下
18. [多选题]卡那霉素的不良反应为
A. 造血功能损害
B. 前庭功能损害
C. 耳蜗神经损害
D. 神经肌肉阻断
E. 二重感染
19. [单选题]痔疮内服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
A. 地榆
B. 大黄
C. 当归
D. 冰片
E. 牛黄
20. [单选题]净化过程中空气过滤的机制不包括
A. 惯性作用
B. 扩散作用
C. 拦截作用
D. 离子化作用
E. 附尘作用
1.正确答案 :C
解析: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对肿瘤细胞的形成及组织结构的综合,故选C
2.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①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④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⑤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联合应用。
3.正确答案 :E
解析:选择生物安全柜应考虑危险药物的类型、可利用空间的大小、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环保部门关于有毒物质排放的要求和通风设备的级别,而不是通风设备的生产企业。
4.正确答案 :D
解析:《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等国家规定有专用标识,其说明书和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5.正确答案 :AC
解析:骨髓抑制发生率高达80%,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随剂量增大而加重,可逆转且不蓄积。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在化疗后8~10d,3周左右恢复;血小板通常在化疗的第7~10d出现最低值。神经毒性发生率30%左右,神经毒性已成为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毒性、运动神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周围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感觉异常、刺痛、灼热感、肢端麻木、疲乏无力,先见于手指及脚趾,一般见于用药后24~72h;运动神经毒性有肌肉疼痛、关节痛;中枢神经毒性少见,与用药剂量有关,表现为癫痫大发作。在使用G-CSF 升高白细胞数目而加大紫杉醇剂量后,神经毒性成为剂量限制性毒性。故选AC
6.正确答案 :E
解析:阵发房颤并窦缓,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无明显加快,现晕厥,血清地高辛浓度正常排除地高辛中毒,考虑病窦综合征,故临时起搏器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7.正确答案 :ABCD
8.正确答案 :DE
解析: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作用不够理想。氨曲南只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效,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作用差。舒巴坦单用仅对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有效。亚胺培南为广谱抗菌药,对厌氧菌有效。甲硝唑对所有厌氧球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和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9.正确答案 :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疗保险用药的纳入条件。根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以下品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同:
(一)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
(二)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
(三)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
(四)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
(五)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
(六)劳动保障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故选D
11.正确答案 :C
解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控制血糖,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故选C
12.正确答案 :D
解析:《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第六十条: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剂配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剂经检验合格后,由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人审查配制全过程记录并决定是否发放使用。
13.正确答案 :C
14.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具体目标。
《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具体目标包括:(1)在当前实施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疫苗、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药品制剂,实现药品电子监管的全品种覆盖;(2)在当前已实现的药品生产、批发环节电子监管基础上,推广到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3)拓展药品电子监管系统深度应用。
15.正确答案 :D
解析:伯氨喹对间日疟红细胞外期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16.正确答案 :C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四条: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与其他药品混杂。每次配料,必须经2人以上复核无误,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料和成品数,经手人要签字备查。所有工具、容器要处理干净,以防污染其他药品。标示量要准确无误,包装容器要有毒药标志。
17.正确答案 :D
18.正确答案 :BCD
解析:卡那霉素应用中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为影响耳蜗神经,患者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害,以后听力减退逐渐发展至耳聋。耳鸣和耳部饱胀感为早期而重要的脑神经损害的先兆征候。听力减退大多在疗程中发生并继续进展,但停药后仍可能发生,特别在原有肾功能减退者。本药可阻滞神经肌肉接头而引起呼吸抑制、心肌抑制及血压下降等。本药尚可引起暂时性对脑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后1/3味觉丧失)、口周及其他部位的感觉异常、头痛、不安、心动过速、急性脑综合征伴癔病和视觉异常等。本药亦可引起肾脏损害,其对肾脏的毒性低于新霉素而大于链霉素。药热和皮疹并不常见,其发生率在1%~3%;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则相当多见,可达10%,尤其当疗程超过1周时。口服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长期服用后可引起吸收不良、脂肪下痢等。本药肌注局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多能耐受。过敏性休克偶有所见。
19.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痔疮的药物治疗。内服药中地榆和槐花的使用频度在50%以上,大黄、黄芩、当归、槐角、枳壳等药材的使用频度在30%以上;外用药中冰片的使用频度最高,达到了70%,而其他药材只有大黄和牛黄或动物胆汁类药材的使用频度达到了30%;在内服药和外用药处方中使用频度均达到30%的药材只有大黄这一味药。
20.正确答案 :E
解析:空气过滤是指将空气中的污染粒子接近完全地除去。经典的过滤理论主要以“单一纤维模型”为基础,由3种机制决定:惯性效应、截留效应、扩散效应。现在认为过滤可能存在的机制有:拦截、惯性碰撞、扩散、静电效应、库仑吸引-排斥、映像力、电泳力、沉淀(重力),但不包括附尘作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