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
A. 沉淀
B. 吸收
C. 吸附
D. 分配
E. 离子交换
2. [单选题]环境空气中铅浓度最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是
A.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B.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C.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D.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E.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3. [单选题]在医学卫生领域中,空气检测所采样品为( )。
A. 血液
B. 大米
C. 空气
D. 水
E. 土壤
4. [单选题]有一重物用四台天平称量其读数分别是1.017g、1.017 6g、1.017 5g、1.016 6g,四次称量的平均值是
A. 1.017g
B. 1.017 18g
C. 1.172g
D. 1.017 5g
E. 1.018g
5. [单选题]纸层析分析方法属于
A. 常量分析方法
B. 半微量分析方法
C. 微量分析方法
D. 超微量分析方法
E. 痕量分析方法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7. [单选题]有关空气相对湿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舒适感与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
B. 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
C. 单位体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
D. 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
E. 相对湿度影响水分的蒸发率
8. [单选题]脂肪酸败的机制有
A. 热与寒冷
B. 金属催化与水解
C. 酶解过程与水解和氧化
D. 金属还原与氧化
E. 高锰酸钾氧化与还原
9. [单选题]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长度的量的符号是
A. L
B. m
C. t
D. I
E. T
10. [单选题]用气泡吸收管采样时,发现流量计读数未变,但气泡明显减少,是何原因
A. 采样快到终点
B. 吸收管磨口处漏气
C. 气泡吸收管进气嘴堵塞
D. 吸收液蒸发,体积减少
E. 空气中部分成分被吸收液吸收
11. [单选题]因吸入少量氯气、溴蒸气而中毒者,漱口可用
A. 碳酸氢钠溶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醋酸溶液
E. 氢氧化钠溶液
12.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 )。
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13. [单选题]用双硫腙―氯仿溶液在pH8.5~11.0提取铅时,为消除汞的干扰可加入的试剂是
A. KCN
B. EDTA-2Na
C. 柠檬酸盐
D. 氟化物
E. 酒石酸盐
14. [单选题]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主要干扰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甲醛
E. 苯
15. [单选题]汞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基态汞蒸气对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 )
A. 217.3nm
B. 228.8nm
C. 253.7nm
D. 283.3nm
E. 238.3nm
16. [单选题]连续测定质控样3次,结果均在平均值控制图的上控制线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不能出报告
B.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负误差,不能出报告
C.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大的偶然误差,不能出报告
D. 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尚可出报告
E. 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但测定误差较大,尚能出报告
17. [单选题]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A. 二甲醚
B. 乙二醇
C. 甲醇
D. 乙醚
E. 丙酮
18. [单选题]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过滤膜的粒径是
A. 0.5μm
B. 0.45μm
C. 0.6μm
D. 0.55μm
E. 0.20μm
19. [单选题]对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B. 选择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C.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采样
D.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E.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20. [单选题]电导率测定实验用水时,要注意避免空气中的什么物质溶于水,使水的电导率发生相应变化( )。
A. 氧气、减小
B. 二氧化碳、增大
C. 氧气、增大
D. 二氧化碳、减小
E. 氮气、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