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药师初级专业免费模拟考试试题(J2),更多中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治疗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最宜选用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 厚朴温中汤 
  C. 大秦艽汤 
  D. 茯苓丸 
  E. 理中丸 
 
2.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可用治血淋的是
  A. 五苓散 
  B. 猪苓汤 
  C. 真武汤 
  D. 十灰散 
  E. 黄土汤 
 
3. [单选题]能使子宫平滑肌张力降低的药物是
  A. 枳实 
  B. 枳壳 
  C. 陈皮 
  D. 香附 
  E. 木香 
 
4.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是
  A. 阿胶 
  B. 山药 
  C. 墨旱莲 
  D. 甘草 
  E. 白术 
 
5. [单选题]中药片剂的硬度一般在
  A. 1~2kg 
  B. 2~3kg 
  C. 4~5kg 
  D. 5~6kg 
  E. 8~10kg 
 
6. [单选题]茵陈保肝作用的机制是
  A. 有效成分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 
  B. 保护生物膜 
  C.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 降血脂 
  E. 抑制葡萄糖醛酸酶 
 
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散剂特点的是
  A. 易分散、奏效快 
  B. 比表面积增大,故其臭味、刺激性增强 
  C.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宜制成散剂 
  D. 制法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 
  E. 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8. [单选题]下列关于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方可配制 
  B. 经本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批准方可配制 
  C.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方可配制 
  D.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配制 
  E.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批准方可配制 
 
9.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含有甘草的是
  A. 暖肝煎 
  B. 一贯煎 
  C. 消风散 
  D. 桑杏汤 
  E. 真武汤 
 
10. [单选题]决定发病与否的是
  A. 正气不足 
  B. 邪气偏盛 
  C. 正邪斗争的胜负 
  D. 体质因素 
  E. 气候变化 
 
11. [单选题]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及物料空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
  A. 结合水 
  B. 非结合水 
  C. 平衡水 
  D. 非平衡水 
  E. 自由水 
 
12. [单选题]黄龙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外,其余的是
  A. 人参,当归,牛膝 
  B. 人参,当归,甘草 
  C. 生地黄,玄参,麦冬 
  D. 生地黄,海参,玄参 
  E. 当归,芍药,麦冬 
 
13. [单选题]收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药典版本是
  A. 1995年版 
  B. 2000年版 
  C. 2005年版 
  D. 2007年版 
  E. 2008年版 
 
14. [单选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是针对
  A. 病机的变化 
  B. 症状的变化 
  C. 疾病的变化 
  D. 状态的变化 
  E. 体征的变化 
 
15.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符合表证的临床特征
  A. 恶寒发热 
  B. 头身疼痛 
  C. 腹中冷痛 
  D. 咽痛咳嗽 
  E. 苔白脉浮 
 
16. [单选题]大黄和虎杖功效的共同点是
  A. 活血,通便,解毒,止咳 
  B. 活血,凉血,解毒,止痛 
  C. 活血,解毒,通便,退黄 
  D. 活血,通便,利湿,止血 
  E. 活血,止痛,通经,解毒 
 
17. [单选题]含有枸橼酸和碳酸氢钠的颗粒剂,称为
  A. 水溶性颗粒 
  B. 酒溶性颗粒 
  C. 混悬性颗粒 
  D. 泡腾性颗粒 
  E. 混合型颗粒 
 
18. [单选题]症见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者,宜选用
  A. 清燥救肺汤 
  B. 泻白散 
  C. 贝母瓜蒌散 
  D. 沙参麦冬汤 
  E. 养阴清肺汤 
 
19. [单选题]水丸常用的制备方法是
  A. 泛制法 
  B. 滴制法 
  C. 塑制法 
  D. 蜂蜡塑制法 
  E. 泛制法或塑制法 
 
20. [单选题]临床上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均采取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治疗原则,这体现出
  A. 同病异治 
  B. 异病同治 
  C. 辨证论治 
  D. 据法选方 
  E. 因证立法 
 
但临床应用时还需慎重,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使邪从外解,还可以预防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故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均不宜用。故此题应选E。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