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患者,男,28岁,检查发现左侧胸部隆起,叩诊呈鼓音,触觉语颤消失,呼吸音消失,气管移向右侧,其可能的原因是
A. 肺气肿
B. 气胸
C. 胸膜肥厚
D. 肺炎
E. 胸腔积液
2. [单选题]沿手术切口线,自浅入深分层注射局麻药,逐步逐层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属于
A. 表面麻醉
B. 局部浸润麻醉
C. 区域阻滞麻醉
D. 神经阻滞
E. 静脉麻醉
3. [单选题]关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呈卵圆形
B. 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C. 不耐热
D. 对紫外线抵抗力较强
E. 以上均正确
4. [单选题]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毕,放开鼻孔的原因是
A. 防止吹气量过大
B. 引流鼻腔分泌物
C. 排出呼吸道内气体
D. 利于肺泡再次扩张
E. 降低腹腔压力
5. [单选题]婴儿预防接种时选择的部位是
A. 臀部
B. 三角肌
C. 股外侧
D. 三角肌下缘
E. 前臂掌侧下段
6. [单选题]拔除胃肠减压管的指征为
A. 腹胀减轻
B. 有饥饿感
C. 抽出液减少
D. 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
E. 病人不能耐受,不合作
7. [单选题]护理未成熟儿,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 母乳喂养
B. 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C. 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D. 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呼吸
E.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 [单选题]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
A. 叩诊呈鼓音
B. 单侧语颤减弱
C. 单侧呼吸运动减弱
D. 气管偏移
E. 呼气时间延长
9. [单选题]患儿被结核菌感染后,如病灶内结核菌多,毒力大,变态反应过强时,表现为
A. 病情局限
B. 结核播散
C. 局部蔓延
D. 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E. 不发病
1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A. 切口难以愈合
B. 低血糖
C. 电解质紊乱
D. 微量元素缺乏
E. 气胸
1.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患者左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消失、呼吸音消失以及气管向右侧移位,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了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结合叩诊呈鼓音,则应排除胸腔积液的可能。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E
4.正确答案 :C
解析:口对口吹气法:病人应置于仰卧位,急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取合适姿势),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不使其漏气。进行人工呼吸者,在进行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贴紧病人的嘴,吹气入口;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高起;吹完气后嘴即离开,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最初吹的5-10口气要快些,以后则不必过快,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接着吹下一口气,就可以了。如此往复不止地操作,直到病人恢复自动呼吸或真正确诊死亡为止。每次吹气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 故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毕,开放鼻孔的原因为排出气道内气体。
5.正确答案 :B
解析:婴儿预防接种时常选择的部位在三角肌。有试验结果表明,疫苗接种的部位影响抗体应答。在上臂三角肌接种者的抗体滴度(在接种后8~12个月)比臀部接种者高17倍,而臀部采用2.54cm(1英寸)针头则不一定能将疫苗注入肌内。故选B。解题关键:三角肌是最常选择接种部位,婴儿也不例外。
6.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胃插管术。胃肠减压时,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7.正确答案 :D
解析: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的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预防氧疗并发症。故选D不妥。选项A、B、C、E都是未成熟儿的护理措施。故选D。解题关键:未成熟儿的护理措施: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维持有效呼吸、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健康教育、发展性照顾。
8.正确答案 :E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由于肺泡弹性回缩力减弱,呼气时间延长。病人肺部叩诊为过清音,双侧语颤减弱,双侧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居中。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A
解析: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有:①与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血栓性浅静脉炎;②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败血症、肠源性感染;③代谢性并发症: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休克、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肝胆系统损害、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紊乱。故选A。解题关键:理解记忆代谢并发症,穿刺并发症和感染属于外科常识,穿刺是小损伤不存在切口的问题。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