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心血管内科学(副高)在线题库升级(M1),更多心血管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甲亢面容的特点,错误的是
A. 眼裂增大
B. 眼球突出
C. 目光炯炯有神
D. 面容惊愕
E. 颜面水肿
2.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多见于起病24小以内或心肌梗死后3~5天
B. 可波及右心室
C. 晚期的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发生
D. 成功的PCI和早期溶栓治疗可降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
E. 多为室间隔破裂穿孔
3. [单选题]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A. 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 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 血液中的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 血液中的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 血液中的白细胞及病原体产生的代谢产物
4. [多选题]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A. 感染和贫血
B. 心脏前负荷
C. 心肌收缩力
D. 心脏后负荷
E. 心肌的顺应性
5. [单选题]对诊断与指导治疗尖锐湿疣最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是
A. 细胞学宫颈涂片检查
B. 免疫组化检查
C. 分离培养
D. 分子生物学方法
E. 5%醋酸试验
6. [单选题]左侧卧位可使疼痛减轻提示的疾病是
A. 胰头癌
B. 十二指肠溃疡
C. 病毒性肝炎
D. 胃黏膜脱垂
E. 反流性食管炎
7. [单选题]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时,不会出现的是
A. 呼吸困难
B. 双下肢水肿
C. 奔马律
D. 疲倦、乏力
E. 肾脏灌注增加
8.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奇脉
A. 二尖瓣狭窄
B. 左心衰竭
C. 缩窄性心包炎
D.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E. 主动脉瓣狭窄
9. [多选题]采用活动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
A. 少府
B. 劳宫
C. 听宫
D. 曲池
E. 环跳
10. [单选题]关于腮腺的概念,错误的是
A. 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
B. 正常腮腺体薄而软,触诊时摸不出腺体的轮廓
C. 腮腺肿大时可见到以耳垂为中心的隆起,并可触到边缘不明显的包块
D. 腮腺导管位于颧骨下1.5cm处,横过咀嚼肌表面
E. 腮腺导管开口相当于上颌第一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
心血管极高危患者包括(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期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改变在哪些方面可以对抗凝和抗栓治疗产生影响,除了腰痛伴面部红斑、低热、脱发的疾病是高血压病人进行选择性手术时,以下
男性,68岁,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响,门诊间断服药,无吸烟史,无糖尿病及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本次就诊时血压160/90mmHg。试问该患者的诊断为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频度#
下列有关梅毒性心血管病叙述错误的是称为初级心肺复苏ABC三步曲的是以下哪项不是脑复苏的措施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的Ⅰ类适应证不包括正常人肾脏不易触及,有时可触及右肾下极,但大小正常,
临床上哪种梅毒性心血管病变类型最少见雷诺综合征的特征是适合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关于二尖瓣狭窄的体征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
梅毒性心血管病常在初次梅毒感染后多少年内发病贫血患者出现皮肤及黏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下列疾病为青少年猝死常见原因的是心肌活检术可能并发1~3年内
5~30年内#
5~10年
1年以内
10年以内面颊、皮肤、上
下列有关心血管神经症描述错误的是男孩出生1天后,出现皮肤黄染,其母亲血型为O型,男婴为A型,新婚后第2天出现尿频、尿急,诊断为"蜜月病",给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口服1周后症状缓解,红细胞5~10个/HP,使心室有效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以下心内膜电极定位描述正确的是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肺静脉畸形引流
二叶主动脉瓣#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支架贴壁不良#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小血管或分
心血管病中哪项情况容易并发脑血管栓塞 (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为下列经脉中和"唇、口"相联系的有( )女性,32岁。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达28/16kPa(210/120mmHg),无自觉症 状。临床考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下列
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某2岁患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出汗多。该患儿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吸烟
糖耐量异常佝偻病
梅毒性心血管病包括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频率65次/分,室性自主节律频率70次/分,应首选下列哪项治疗引起尿急的因素中哪项错误梅毒性主动脉炎#
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梅毒性主动脉瘤#
冠状动脉口狭窄#
梅毒性心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