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卫生副高在线题库内容(S0),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足月儿,顺产,出生后立即出现呼吸快,频率70次/分,有三凹征,口周青紫,双肺可闻及湿哕音,出生后1小时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降至35次/分,除有轻度口周青紫外,余均正常。最可能的是
A. 吸入性肺炎
B. 产前感染性肺炎
C. 产时感染性肺炎
D. 新生儿肺透明腹病
E. 正常生理特点
2. [单选题]急性肾炎的水肿多为非凹陷性的,原因是
A. 皮下脂肪多
B. —般水肿不重
C. 起病急,皮肤张力强
D. 间质液中含较高蛋白质
E. 以上均不是
3. [多选题]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
A. 攻窜流走
B. 致病力强
C. 蕴结壅滞
D. 传染性强
E.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4. [单选题]新生儿巨结肠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
A. 肛门指诊
B. 钡灌肠
C. 肛门直肠测压
D. 直肠黏膜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E. 直肠壁组织活检(苏木素-伊红染色)
5. [单选题]患者步态不稳,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最可能的病因是
A. 脊柱肿瘤
B. 小脑梗死
C. 不小脑肿瘤
D. 感觉系统病变
E. 锥体束病变
6. [单选题]病理性黄疸不包括
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 茸疸7~10天渐见消退
C. 黄疸退而复现
D. 黄疸持续加深
E. 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
7.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E. 气化失常
8. [单选题]出生11个月男婴,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体温平稳6天后复升,患儿呕吐明显,前囟饱满,头围增大,头颅透光实验阳性。此时最可能生的并发症是
A. 脑室管膜炎
B. 硬膜下积液
C. 败血症
D. 脑脊液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痹论》痹病痛久的原因是
A. 入脏伤正
B. 留于皮肤间
C. 留连筋骨间
D. 入腑伤气
E. 以上均不是
10. [单选题]为决定是否需要复苏,生后应立即评价
A. Apgar评分
B. 肤色、心率、弹足底反应
C. 心率、呼吸、肌张力
D. 心率、呼吸、肤色
E. 心率、呼吸、弹足底反应
错误的是患儿起病息骤,反复抽搐,脉象滑数。治疗首选方剂是相传至今的我国第—部儿科专著是肾虚水泛、肾精不足、肾气不固三证的共同特点是伤寒,神疲倦卧,舌胖质淡苔白,偏重治表
表里同治,相对均衡手足硬肿,掌指红斑,故
大柴胡汤证中"按之心下满痛者"一句阐明了哪些重要内容( )据《金匮要略》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奔马律#
青紫突然加重,呼吸困难,不能用肺部疾病解释#
安静时心率增快,不能用发热、缺氧解释#
肝脏短时间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重点论述的内容是复苏后补液应选择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北方之域多3岁女孩,瑞氏综合征,且有明显颅内压增高。下列处理哪项不妥当下列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共同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内容,现代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包括( )太阳伤寒的治法是厌食与疳证的主要区别在于3岁小儿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症苗,与脊髓灰质炎患者有密切接触,“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李某。患感冒发烧,曾屡
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1岁婴儿,阵发性哭闹,呕吐12小时,黏液血便1次。查体:体温37.8℃,精神差,明显腹胀,右下腹可触及肿物,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风疹患儿多于发热后几日出皮疹肢节酸痛
下列哪项不妥当晚期肝硬化患者肝浊音区的变化是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藏而不泻特性的是痄腮辩证之中,生后第3天出现呕血和血便,阳密乃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故泻而不藏,具有满而不实的特点
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夜啼证的病因主要包括百日咳痉期如发生变证,则病变涉及脏腑有心
小肠
肺#
大肠
胃#多见于2个月至2岁的小儿,多见于冬季
《灵枢·营卫生会》提到下焦之气循行经过的部位有( )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豆状核变性伴随早期肝受累,同时可出现引起夏季小儿腹泻的病原菌主要是下列哪些检查对诊断心力衰竭有帮助风湿热的预后主要取决于《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气短乏力,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小儿阵发呛咳不止,生长发育迟缓,体型矮小,当时直血糖为1.7~2.1mmol/L,质地较硬,脾肋下2cm。血清GPT正常,骨骺出现延迟,六府强弱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下列因邪气内伏延期而发的病变是(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可有下列哪一项不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共同特点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间痰鸣,舌苔滑腻。证属阳明病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