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目前所了解的GIST发生的分子基础是
A. c-kit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
B. p53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
C. PDGFRα基因突变对c-kit野生型GIST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 Kras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
E. Kras基因缺失是GIST发病机制与核心环节
2. [多选题]下列治法中,符合"治痿独取阳明"原则的是( )
A. 补脾胃
B. 养肺阴
C. 清胃火
D. 祛湿热
E. 化食滞
3. [多选题]对心的系统连属,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在志为喜
B. 心在体合脉
C. 心在窍为舌
D. 心在液为汗
E. 与小肠相表里
4. [多选题]泄泻的临床症状有( )
A. 排便次数增多
B. 里急后重
C. 腹痛腹胀
D. 便下赤白脓血
E. 大便粪质清稀
5. [多选题]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蛋白包括
A. nm23基因
B. 腺苷转位因子
C.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D. Bcl-2家族
E. Smac蛋白
6. [单选题]组成解表剂的主要药物是( )
A. 辛凉解表药
B. 辛散解表药
C. 辛温解表药
D. 祛风散湿药
E. 疏散风湿药
7. [多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胸痹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有(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8. [多选题]关于细菌性肝脓肿,下列哪项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部分是胆源性肝脓肿
B. 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
C. 脓液多为棕褐色,涂片可能无细菌
D. 多见于右叶,单发
E. 手术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9. [多选题]"金"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条达
B. 肃杀
C. 潜降
D. 收敛
E. 润下
10. [多选题]大肠癌常见的组织细胞学类型有
A. 黏液癌
B. 髓样癌
C. 腺癌
D. 高分化癌
E. 未分化癌
1.正确答案 :AC
解析:GIST发生的分子基础包括c-kit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PDGFRα基因突变对c-kit野生型GIST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选:AC。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OG-1表达阳性?
2.正确答案 :ACE
3.正确答案 :ABCD
4.正确答案 :ACE
5.正确答案 :BCDE
解析:1.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的一系列变化, 主要表现为, 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结构改 变、生成的活性氧增多、转译及转录活动减少等。反之, 线粒体主动参与凋亡过程, 主要通过 活性氧的直接作用、发生透性变化、释放腺苷转位因子等方式影响细胞凋亡。B正确。2.线粒体 膜电位下降和线粒体活性氧合成增多代表 了凋亡早期的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C正确,3B l22能阻止缺乏mtDN 呼吸链不正常的细胞发生凋亡。D正确。4.Smac,全称为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是存在于线粒体并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其促凋亡作用是通过逆转凋亡抑制蛋白(IAPs)尤其是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作用实现的。当细胞受到凋亡刺激时,线粒体释放Smac蛋白到细胞质中,后者与IAPs结合,使其丧失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凋亡。E正确。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ABCDE
8.正确答案 :BCDE
解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A错误。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其中2/3为大肠埃希杆菌。细菌性肝脓肿约70%~83%发生于肝右叶,这与门静脉分支走向有关,脓肿多为单发且大,多发者较少而小。少数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肺、肾、脑及脾等亦可有小脓肿。临床上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压痛为主要表现。脓肿切开引流术: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对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积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9.正确答案 :BCD
10.正确答案 :ACE
解析:结肠癌按组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