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副高考试宝典全科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剖析(Q7),更多全科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反映病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 潜伏期
B. 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
C. 致病因子的流行率
D. 特异危险度
E. 相对危险度
2. [单选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的表现是
A. 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B. 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C. 眼底有新生血管、纤维增生和视网膜脱离
D.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
E.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3. [单选题]慢性喉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
A. 声嘶
B. 高热
C. 头痛
D. 咳嗽多痰
E. 喉痛
4. [单选题]男性,35岁,无明确诱因,经常上腹部疼痛左侧卧位可使疼痛减轻。查体:巩膜无黄染,全腹无肌紧张、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为
A. 胃粘膜脱垂
B. 溃疡性结肠炎
C. 血卟啉病
D. 胰腺癌
E. 肠扭转
5. [多选题]五行学说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 )
A.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B. 说明五脏和六腑的相互关系
C. 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D. 阐释五脏和经脉的相互关系
E. 阐释脏腑的表里关系
6. [单选题]下面选项中,胁痛和胃痛的区别是( )
A. 胀痛
B. 刺痛
C. 口干
D. 隐痛
E. 疾病部位不同
7. [单选题]创伤救护中,现场发现伤员肠管脱出体外,输运前现场处理最恰当的是
A. 用急救包直接包扎固定
B. 用缝线将肠管固定在腹壁上再包扎
C. 将肠管直接送回腹腔包扎伤口
D. 敷料覆盖,再以消毒碗盖住,再包扎
E. 用生理盐水冲洗肠管后送回腹腔再包扎
8.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症)临床表现
A. 阳萎、月经紊乱
B. 高血压、低血钾
C. 向心型肥胖
D. 淋巴结肿大
E. 皮肤紫纹
9. [单选题]社区诊断可达到的目标不包括
A. 明确目标人群的有关特征
B. 明确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范围与程度
C. 明确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D. 确定全面建设社区卫生资源的详细计划
E. 获取有关组织机构的支持
10. [多选题]经络学说的产生与下列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根据《阿拉木图宣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可分四方面内容,包括中度一氧化碳中毒血中COHb的含量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诱因健康促进、社区康复、治愈疾病、预防保健
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合理治疗
以下哪类人不适合做全科医生男孩,体重20kg,一周来全身明显水肿,血浆蛋白20g/L,C3 1.5g/L。尿蛋白定性(++++),定量3g/24h,关于此病人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抽样时先根据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将研究人群分为若干
有多个结节,心率(120~130)次/分,一般首先恢复的肢体功能为为了了解被检者的思维品质,不属于正常舌象的是( )近1个月出现腹胀、全腹隐痛。体检:腹膨隆,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最可能并发的疾病为患者,男性,25
全科医学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解痉镇痛禁用35岁患者,习惯性流产5次,每次自然流产均在孕5~6个月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经常采取坐位的病人,下列哪部位是压疮最好发部位由西方国家通科医生创立的基层医疗服务
由美国家庭医
女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应为支气管造影常用造影剂为男,因心悸,发热1个月住院,既往有关节炎史。经体检和有关辅助检查,除下列哪项外均正确勤洗澡、更衣,用自己的盆和毛巾
勤洗澡,1.5岁后不穿开裆裤,洗时要与成人内衣分开,
因晕厥被他人送到急诊科,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但不频繁,医生曾劝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不行任何处理
立即收住院,行CCU监护,再劝其紧急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立即收住院,先安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留急诊科观察失眠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审慎的含义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时使用最多的对照来源是以门诊为主体的照顾
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照顾
提供以急诊室和病房为主的服务#
为服务对象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提供使社区群众易于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我国"低龄老人"年龄界定为稽留热常见于下列哪个疾病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
提供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
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提供以家庭病床为
全科医生预测家庭问题的条件为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关于少女经前卫生指导错误的是下列哪项是引起头痛的颅脑病变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哺乳引起器质性便秘的疾病有了解家庭生活周期及其转变#
掌握有关家庭
全科医生通过家庭调查有助于关于细菌性痢疾的说法,20岁,诊断为阑尾炎,因感冒后左侧咽痛、发热、扁桃体充血、腺窝有脓,如口中含物。此时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6岁男孩,心肺正常,最有意义的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