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
A. 同一性-角色混乱
B. 遗传决定论
C. 社会环境决定论
D. 潜意识
E. 自卑情节
2. [单选题]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该情况属于
A. 角色期望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中断
E. 角色失败
3. [单选题]下列关于肺性脑病的说法不对的是
A. 脑电图一般为广泛性慢波化脑电图,伴高波幅θ波
B. 神经症状常见有扑翼样震颤,痉挛发作,肌阵挛
C. 治疗应加强通气功能,加快二氧化碳排除,吸入高浓度氧,改善脑缺氧
D. 有意识障碍时,如兴奋躁动较轻则不必应用抗精神病药以免进一步抑制呼吸功能
E. 可用促进脑代谢药如ATP、辅酶A、胞磷胆碱
4. [单选题]恐惧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A. 焦虑
B. 回避行为
C. 恐惧
D. 抑郁
E. 人格解体
5. [单选题]关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B. 暗示性强
C. 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
D. 穷思竭虑,经常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
E. 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7. [单选题]属于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是
A. 以类似表现作为自己为别人治病的手段
B. 以类似表现作为获得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C. 可以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
D. 练功者在暗示下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
E. 由气功间接引起
8. [单选题]巴甫洛夫学派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急性超强的应激给高级神经活动产生进一步损伤时会作出何种反应
A. 脱抑制
B. 超限抑制
C. 兴奋
D. 反射
E. 诱导
9. [单选题]抗精神病药加到治疗量所需时间通常为
A. 3天左右
B. 10天左右
C. 2周左右
D. 3周左右
E. 4周
10. [单选题]假性痴呆
A. 由大脑弥散性损害引起
B. 由大脑局部性损害引起
C. 由小脑弥漫性损害引起
D. 由小脑局部性损害引起
E. 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
1.正确答案 :A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2.正确答案 :B
解析: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角色中断,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角色失败,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3.正确答案 :C
解析: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而不可吸入高浓度氧,否则会加重意识障碍。
4.正确答案 :B
解析: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伴有焦虑和持续的回避行为,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不合理,但无法控制。对恐惧场景或物体的回避必须是突出症状。
5.正确答案 :D
解析:穷思竭虑,经常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6.正确答案 :D
7.正确答案 :D
解析:气功(民间健身术)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是练功者在锻炼过程中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能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临床表现包括:①感知觉障碍:无明显的精神失常,而仅有一些感知障碍,即所谓“出现特异功能”的异常体验。如练功者体验到“气”或“真气”在体内运行,能感受到周围人发出的气,自己的气也能影响别人等。②精神障碍:如类分裂症样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征精神障碍、类躁狂或抑郁综合征以及类神经症综合征。不包括练功者以类似表现作为替别人治病或作为获得财物等手段。
8.正确答案 :B
解析: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急性超强的应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及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往往产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在抑制扩散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功能则可能脱抑制,形成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的异常形式,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状态,无目的的凌乱动作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障碍等。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E
解析:假性痴呆是指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部分患者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经治疗后,痴呆样表现很容易消失。可见于分离(转换)障碍及应激障碍等。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