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
A. 0.5寸
B. 1寸
C. 1.5寸
D. 2寸
E. 3寸
2. [多选题]按病变来源,可将急性腹膜炎分为
A. 弥漫性腹膜炎
B. 原发性腹膜炎
C. 无菌性腹膜炎
D. 感染性腹膜炎
E. 继发性腹膜炎
3. [多选题]诊断慢性胰腺炎时,可采用
A. 血淀粉酶或脂肪酶
B. 腹部X线平片
C. 腹部B型超声
D. 上腹部CT
E. 粪便苏丹Ⅲ染色
4. [多选题]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机理有( )
A. 血热
B. 气虚
C. 血瘀
D. 虚热
E. 血虚
5. [多选题]Crohn病的手术指征为
A. 完全性肠梗阻
B. 瘘管形成
C. 腹部包块
D. 脓肿形成
E. 急性肠穿孔
6. [多选题]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熟地
B. 当归
C. 白芍
D. 川芎
E. 甘草
7. [单选题]以下各组中医病名中不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
A. 舌蕈、茧唇
B. 恶核、积聚
C. 痃癖、癥瘕
D. 噎膈、失荣
E. 痞证、瘿瘤
8.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改变包括
A. 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
B. 炎性息肉
C. 非干酪样肉芽肿
D. 腺体变形
E. 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
9. [多选题]胃溃疡的发病特点是
A. 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早,癌变率较高
B. 好发于胃窦前后壁和胃角附近
C. 老年患者的发病部位常上移,症状不典型
D. 钡餐X线检查示龛影凸出于胃壁外,可伴有周围黏膜纠集
E. 内镜下溃疡周围常见萎缩的胃黏膜和肠上皮化生,并可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淀粉酶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淀粉酶升高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B. 早期淀粉酶不升高不能除外急性胰腺炎
C. 淀粉酶升高水平与病情严重度一致
D. 血淀粉酶长期升高持续不降提示假性囊肿形成
E. 急腹症时可出现血淀粉酶升高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BE
解析:1.按炎症的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腹膜炎和局限性腹膜炎。 2.按病变的来源可分为继发性腹膜炎和原发性腹膜炎。 3.按疾病初起时的性质分为无菌性腹膜炎或感染性腹膜炎。
3.正确答案 :BCDE
解析:1.B超:可显示胰腺假性囊肿,扩张的胰管和变形的胰腺,并可提示合并的胆道疾患。2.CT: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大部分病例的大体病理改变,根据慢性胰腺炎CT特征结合B超,3.腹部平片:可能见到胰腺的结石和钙化影;4.粪便苏丹Ⅲ染色可见于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吸收功能障碍等。粪便中常出现大量中性脂肪。
4.正确答案 :ABD
5.正确答案 :ABDE
解析:Crohn 病的手术指征为药物难以控制或药物治疗,副作用严重以及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穿孔, 内外瘘形成,脓肿,,持续反复发生狭窄性肠梗阻以及暴发型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故ABDE正确。
6.正确答案 :ABCD
7.正确答案 :E
8.正确答案 :ABDE
解析:肉眼所见:①炎症活动期:粘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粘膜炎性渗出物增多,血管走向不清,粘膜附有白色透明或黄色粘液,严重者,呈脓性状粘液,粘膜腐烂或有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浅溃疡形成。溃疡之间粘膜可因水肿、炎症形成假息肉。②炎症缓解静止期:粘膜苍白、粗糙有颗粒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或缩短,有的因炎性增生,腺体增殖,而形成息肉改变。C为肠结核故错误,余正确。
9.正确答案 :CDE
解析:胃溃疡好发于40~6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少年,胃溃疡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约推迟10年,故A错误。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生在后壁较前壁多见,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内脏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确定溃疡部位。若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因穿透部出位不同可分别放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故B错误。以龛影为中心的粘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
10.正确答案 :BDE
解析: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6~12h活性开始升高,24h达峰值,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如血淀粉酶持续升高可提示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形成可能。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还可见于一些非胰腺疾病,如腮腺炎、急性腹部疾病(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变、胆道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等)、服用镇痛剂、酒精中毒、肾功能不良及巨淀粉酶血症等情况,应加以注意。故选:BD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