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牙周翻瓣术适应证
A. 牙龈增生经局部处理无明显改善者
B. 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5mm
C. 牙松动Ⅱ度以上
D. 牙龈长期溢脓
E. 牙龈长期出血、疼痛
2. [单选题]肯氏三类牙列缺损,支点线和牙弓的关系是
A. 支点线横切牙弓
B. 支点线纵切牙弓
C. 支点线斜切牙弓
D. 支点线构成三角形
E. 支点线构成多边形
3. [单选题]白斑的确诊
A. 须有病理检查证实
B. 须由间接免疫荧光检查作出
C. 可根据临床检查作出
D. 可根据家族病史确认
E. 可根据血液化验获得
4. [单选题]丁卡因不宜应用于
A. 蛛网膜下腔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表面麻醉
D. 阻滞麻醉
E. 硬膜外麻醉
5. [单选题]“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出自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伤寒杂病论》
D. 《皇帝明堂经》
E. 《神农本草经》
6. [单选题]翼下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为
A. 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口内上颌结节后方有压痛
B. 张口受限,吞咽时痛,悬雍垂偏向健侧
C. 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加剧,并向耳颞部反射
D. 张口极度困难,患侧下颌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部压痛
E. 牙关紧闭,颈强直
7. [单选题]牙萌出特点中错误的是
A. 左右对称同期萌出
B. 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早
C. 女性萌出早于男性
D. 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E.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8. [单选题]关于唇红部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上皮有角化
B. 固有层乳头狭窄
C. 乳头中含许多毛细血管袢
D. 呈朱红色
E. 黏膜下层有少许小涎腺和皮脂腺
9. [单选题]医疗机构预防传染院内传播应承当的职责是
A. 医疗废物处置
B. 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
C. 对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
D. 流行病学调查
E. 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
10. [单选题]唇癌多发生于
A. 上颌骨
B. 下颌骨
C. 上唇
D. 下唇
E. 鼻
11. [单选题]开髓时,下列哪个牙容易发生髓室底穿通
A. 下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一磨牙
C. 下颌第一前磨牙
D. 上镰第一前磨牙
E. 上颌第二磨牙
12. [单选题]胆红素在肝脏中进行结合反应的场所是
A. 滑面内质网
B. 溶酶体
C. 线粒体
D. 胞液
E. 细胞核
13. [单选题]牙周膜的功能
A. 支持功能
B. 营养功能
C. 感觉功能
D. 形成功能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单侧完全性腭裂表现为
A. 上唇部分裂开,但鼻底完整
B. 鼻翼外侧腭下移,鼻翼扁平,牙槽突裂,但腭部完整
C. 鼻中隔,前颌骨,前唇部分与两侧分离,孤立于中央
D. 唇部无裂开,腭垂至切牙孔裂开
E. 软腭完全裂开伴有部分硬腭裂开
15. [单选题]急性根尖周炎在浆液期初起时,患牙
A. 自发性阵发痛
B. 放散痛不能定位
C. 牙根发胀,咬紧舒服
D. 剧烈胀跳痛
E. 热痛冷缓解
16. [单选题]主要用扭转力拔除的牙是
A. 上颌第三磨牙
B. 下颌中切牙
C. 上颌中切牙
D. 上颌前磨牙
E. 下颌前磨牙
17. [单选题]口腔黏膜上皮粒层明显,角质层是剥脱,并见角质栓塞,应考虑
A. 口腔白斑
B. 上皮异常增生
C. 口腔扁平苔藓
D. 单纯过度角化
E.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18. [单选题]以下哪个解剖结构不位于下颌骨体部外侧面
A. 外斜线
B. 颏孔
C. 正中联合
D. 颏棘
E. 颏结节
19. [单选题]中央有一小色素点是
A. 腺囊肿
B. 黑痣
C. 表皮样囊肿
D. 皮样囊肿
E. 皮脂腺囊肿
20. [单选题]传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时间一般在骨折后
A. 1~6天
B. 7~14天
C. 15~20天
D. 21~28天
E. 29~35天
1.正确答案 :B
解析:牙周翻瓣术适应证:①深牙周袋或复杂性牙周袋,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5mm,且探针出血;②牙周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不宜做牙周袋切除者;③有骨下袋形成,需做骨修整或需进行骨移植者;④根分叉病变伴深牙周袋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需直视下平整根面,并暴露根分叉者,或需截除某一患根者。故本题选B。
2.正确答案 :B
解析:肯氏三类牙列缺损,牙弓一侧后牙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因为没有末端游离缺失,故在近缺隙侧可设立支托,支点线与牙弓的关系即两支托连线和牙弓的关系,为支点线纵切牙弓。故选B。
3.正确答案 :A
4.正确答案 :B
解析:浸润麻醉一般不使用丁卡因是因为其毒性较大,浸润麻醉一般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等。
5.正确答案 :A
解析: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第一本医书《黄帝内经》曾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所以医者要对患者“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长期以来,祖国医学认为任何治疗均应从“治神入手”,并以“治神为本”,这种观点奠定了我国的心理治疗的思想。
6.正确答案 :D
解析:翼下颌间隙感染时患者有张口受限、咀嚼食物及吞咽疼痛,下颌支后缘稍内侧皮肤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故本题选D。
7.正确答案 :D
解析:牙齿萌出的特点有:①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②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其生理范围较宽,个人差异较大;③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④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⑤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下颌乳中切牙,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恒磨牙。故选D。
8.正确答案 :E
解析:唇红部上皮表屠角化,结缔组织乳头狭长,伸入上皮下,几达上皮表面,乳头中毛细血管丰富,所以血液的颜色外显清楚,呈朱红色。唇红部黏膜下层无唇腺,故此题答案选择E.
9.正确答案 :B
解析: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为预防传染病在院内散播,一定要提前做好传染病的控制规划,防止院内播散的出现。故选B。
10.正确答案 :D
11.正确答案 :A
解析: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髓室底在颈缘下2mm。髓室顶和髓室底之间相距不到2mm,髓室底距根分叉处约2mm。容易发生髓室底穿通。
12.正确答案 :A
13.正确答案 :E
解析:牙周膜的功能包括:①支持功能。牙周膜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中,一端埋入牙槽骨,将牙固定在牙槽窝中;同时它还可缓冲外力的冲击,保护其中的血管神经及牙根免受外力的损害。②感觉功能。牙周膜中有丰富的神经和末梢感受器,对痛疼和压力和震动有很敏锐的感觉。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和反射,支配着颌骨、肌和关节的运动,因此牙周膜有调节和缓冲咀嚼力的功能。③营养功能。牙周膜中丰富的血供不仅营养牙周膜本身,也营养牙骨质和牙槽骨。④形成功能。牙周膜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建,成纤维细胞不仅有合成胶原、基质、弹力纤维和糖蛋白的功能,还有吸收胶原吞噬异物的能力。成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不断地形成新的牙骨质和牙槽骨,以保证牙和牙周膜的正常附着联系。
14.正确答案 :D
解析:单侧完全性腭裂:裂隙自腭垂至切牙孔完全裂开,并斜向外侧直抵牙槽突,与牙槽裂相连;健侧裂隙缘与鼻中隔相连;牙槽突裂有时裂隙消失仅存裂缝,有时裂隙很宽;常伴发同侧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包括腭部以及唇部完全性裂开,鼻中隔,前颌骨,前唇部分与两侧分离,孤立于中央。
15.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早期只有不适、发木、涨感,加力咬牙症状缓解,此时为浆液期。病变继续发展,根尖周渗出物增加,患者症状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钝痛、咬合时疼痛不能缓解反而加重。
16.正确答案 :C
解析:上颌第三磨牙一般有三个牙根,两个颊根、一个腭根,且呈现分叉,拔除时不能用扭转力。下颌中切牙、上颌前磨牙以及下颌前磨牙均为变形根,只能通过唇(颊)舌向的摇动拔除。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呈圆锥形,可稍加扭转力拔出,故选C。
17.正确答案 :E
解析: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理变化是上皮表面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粒层明显,角质层是剥脱,有时可见角质栓塞。故选E。口腔白斑主要表现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或两者混合角化。口腔扁平苔藓主要表现为黏膜的白色或灰白色网状或线状条纹。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3)核质比例增加;(4)上皮钉突呈滴状;(5)上皮层次紊乱;(6)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7)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8)细胞多形性;(9)细胞核浓染;(10)核仁增大;(11)细胞粘着力下降;(12)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18.正确答案 :D
解析:下颌骨体外侧面正中有正中联合;正中联合两旁近下颌骨下缘处,左右各有一隆起称颏结节;从颏结节经颏孔之下延向后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故选择D。
19.正确答案 :E
解析:考查临床表现常见于皮脂腺丰富的颜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桔样。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黏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个主要特征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灰白色凝乳状、有臭味的内容物偶可流出。
20.正确答案 :B
解析:二期骨愈合即传统的愈合方式,愈合模式大致经历四个阶段:①血肿形成:通常在伤后4~8小时即可在骨折断端形成血肿。②血肿机化:骨折后24~72小时内血肿逐渐机化。③骨痂形成:骨折1~2周后形成骨痂。④骨痂改建:一般在骨折2周后。故选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