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判断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外周血涂片检查
B. 骨髓检查
C. 网织红细胞计数
D. 血清铁测定
E. 血红蛋白测定
2. [单选题]颈部手术时应采取
A. 仰卧位
B. 半坐卧位
C. 侧卧位
D. 俯卧位
E. 截石位
3. [单选题]易在泌尿道内形成结晶,引起血尿、尿痛的药物是
A. 卡那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磺胺类药物
D. 氯霉素
E. 青霉素
4.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
A. 患者极度呼吸困难
B. 患者气管向健侧偏移
C. 伤侧叩诊鼓音
D. 伤侧听诊呼吸音消失
E. 胸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
5. [单选题]以下哪些部分在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
A. 腰带以下部分
B. 腰带及衣边
C. 袖子的后面
D. 衣领及里面
E. 胸前及背后
6. [单选题]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A.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B.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C. 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D. 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E. 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7. [单选题]链霉素皮内试验的进皮剂量是
A. 20U/0.1ml
B. 250U/0.1ml
C. 15U/0.1ml
D. 0.25mg/0.1ml
E. 50μg/0.1ml
8. [单选题]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A. 急救物品完好率
B. 压疮发生率
C. 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
D. 查对医嘱及时纠正
E. 基础护理合格率
9.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10. [单选题]以下关于二尖瓣狭窄描述错误的是
A. 肺淤血导致呼吸困难
B. 出现肺静脉高压可导致大量咯血
C. 二尖瓣面容
D. 可出现右心衰竭症状
E. 心律失常多为室性心律失常
11.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 糖尿病
B. 动脉粥样硬化
C. 风湿性心瓣膜病
D. 先天性脑动脉瘤
E. 高脂血症
12.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双侧腰部酸痛1周就诊。体格检查:体温40.3℃,双侧肾叩击痛。尿常规:尿蛋白(+),脓细胞(+++),红细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肾炎
B. 肾积水
C. 肾结核
D. 急性肾盂肾炎
E. 慢性肾盂肾炎
13. [单选题]小王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这种行为属于
A. 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B.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C. 日常健康行为
D. 预警行为
E. 保健行为
14. [单选题]轻度高渗性脱水最主要的表现是
A. 烦躁
B. 口渴
C. 尿量减少
D. 血压下降
E. 神志不清
15. [单选题]男性,身高1.70m,体重75kg,根据体质指数判断其为
A. 正常
B. 轻度营养不良
C. 中度营养不良
D. 重度营养不良
E. 超重
16. [单选题]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说法错误的是
A. 病后能获持久免疫
B. 合并肺炎传染病可延长至出疹后15日
C. 病人是唯一传染病
D. 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E. 高峰在2~5月份
17.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术后饮食
A. 禁饮食
B. 禁食不禁饮
C. 低脂流食
D. 低糖流食
E. 低脂、低糖流食
18. [单选题]感受疼痛存在的神经中枢是
A. 脊髓前角
B. 大脑皮层
C. 脊髓后角
D. 大脑前叶
E. 大脑边缘系统
19.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B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0.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42岁,脊髓外伤致尿失禁,留置尿管10天,近日有发热,尿液中大量白细胞。该病人最可能出现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D. 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
E. 大肠埃希菌感染
1.正确答案 :C
解析: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幼稚的红细胞在脱去细胞核后即将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用于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的造血情况且是最简便的方法,用于疗效的观察,指导临床肿瘤化疗的使用。
2.正确答案 :A
解析:仰卧位,常见的仰卧位是病人头部放于枕上,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多为休息及睡眠的一种体位。根据病情及诊疗需要,又可变化为如下体位。在临床医学上,仰卧位为最常用的体位,多数头、颌面、颈、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皆可用。故选A。
3.正确答案 :C
解析:由于乙酰化磺胺溶解度低,尤其在尿液偏酸时,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痛、尿闭等症状(C对)。卡那霉素可引起肾脏损害,尿中可出现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有时有少量红、白细胞,蛋白尿偶有所见(A错)。庆大霉素肾毒性表现为非少尿性肾脏损伤或少尿伴急性肾衰竭(B错)。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D错)。青霉素由于肾功能减退及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血浓度升高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升高,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缘故(E错)。
4.正确答案 :E
解析:因为选项A、B、C、D为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但并不具有特异性,闭合性气胸也会有此表现,而胸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是张力性气胸的特征性表现,故选E。
5.正确答案 :D
解析: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① 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有破洞则不可使用。 ② 保持衣领清洁,穿脱时要避免污染衣领及清洁面(D对)。 ③ 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 应立即更换。腰带以下部分、腰带及衣边、袖子的后面、胸前及背后都属于污染面(ABCE错)。
6.正确答案 :A
解析:内脏性疼痛的特点是:①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②躯体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波及壁腹膜时,可出现明确的麦氏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表现。③牵涉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7.正确答案 :B
解析:1、链霉素一瓶1g(100万单位),注3.5毫升溶解后为4毫升,每毫升含0.25g(25万单位); 2、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万单位; 3、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00单位;取链霉素试验液0.1毫升(含250单位)作皮内注射(B对)。
8.正确答案 :A
解析: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题干中属于前馈控制的是急救物品完好率,故选A。
9.正确答案 :D
解析:识记题,临床诊疗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 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是医学伦理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的重要标准,而最基本的原则是患者第一的原则。
10.正确答案 :E
解析: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常见心律失常是房颤。
11.正确答案 :B
解析:1.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2.心源性栓子为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尤以风湿性心瓣膜病瓣膜赘生物为最常见。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
12.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常伴头痛、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泌尿系统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不适,可伴有腰痛、肾区叩击痛、肋脊角有压痛,部分患者有膀胱区、输尿管走行区压痛、尿液浑浊或有血尿。
13.正确答案 :C
解析: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14.正确答案 :B
解析:高渗性脱水病人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整个疾病过程中均出现口渴表现,在早期主要表现仅有口渴。
15.正确答案 :E
解析: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计算出其体质指数为26kg/m2,为超重 。故选E。
16.正确答案 :B
解析: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麻疹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A
解析:胃肠减压
18.正确答案 :B
解析:创伤刺激作用于痛觉感受器,疼痛信号沿神经传入脊髓,然后通过多条传导束向高级神经中枢传递。当传导到视丘时,分为两路,一路传到大脑感觉皮层,使我们感受到疼痛;另一路进入脑前叶和边缘系统,引起情绪改变。
19.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20.正确答案 :E
解析:据题干,患者得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感。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E对);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B、D错);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A错)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