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A. 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 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 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 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突发心悸1h。过去有类似发作史,可自行终止。查体甲状腺不大,心界不大,心率1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为明确诊断应立即做
A. 心电图检查
B. 超声心动图检查
C. 心向量图检查
D. 心脏检查
E. T3、T4检查
3. [单选题]关于胸前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无干电极与地线连接
B. 正极应置于胸壁的特定部位
C. 反映的是额面的心电活动
D. 属于双极导联
E. 反映的是矢状面心电活动
4. [单选题]心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是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期
C. 等容舒张期
D. 快速充盈期
E. 快速射血期
5. [单选题]PR间期代表
A.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房除极结束的总时间
B.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房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C.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D.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E.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6.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有以下作用,但除外
A. 增加心率
B. 加快房室交界区传导
C. 缩短不应期
D. 延长QT间期
E. 心肌收缩力增强
7. [单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是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8. [单选题]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B. 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C. 常有心脏结构异常
D.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E. 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9. [单选题]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尖部圆钝、游离
B. 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
C. 朝向左前下方
D. 与左胸前壁接近
E. 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10. [单选题]描笔心电信号正常,走纸速度正常,但记录不出心电波形的可能原因如下,但应除外
A. 自激多谐振荡器停止振荡
B. 记录纸记录不良
C. 周围有电磁波影响
D. 热笔温度过低
E. 扫描笔加热电阻丝烧断
11. [单选题]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的联律间期显著不等,可见室性融合波,各异位RR间距之间有一最大公约数,该心电图特征提示为
A. 室性逸搏心律
B. 交界性逸搏心律
C. 逸搏夺获性心律
D. 室性并行心律
E. 房性并行心律
12. [单选题]功能性室壁瘤是指
A. 室壁破裂而在心包形成局部血肿
B. 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C. 局部室壁运动严重减弱
D. 肌小梁消失
E. 收缩期和舒张期局部膨出
13. [多选题]P波时限>0.11s可见于下列哪种疾患
A. 心房梗死
B. 右心房负荷增加
C. 房内阻滞
D. 急性左心衰
E. 二尖瓣狭窄
14. [单选题]“肺门舞蹈征”常见于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法洛四联症
E. 肺动脉狭窄
15. [单选题]关于低钙血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B. 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
C. ST段缩短,QT间期缩短
D. ST段缩短,T波增宽,QT间期延长
E. 动作电位2位相缩短,3位相时间延长
16. [单选题]逸搏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 折返激动
B. 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C. 触发活动
D. 心脏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搏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关于抗凝药物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 偶发阵性房颤无栓塞危险无需抗凝
B. 急性房颤无需抗凝
C. 频发的阵发性房颤无栓塞危险者也需抗凝
D. 特发性房颤年龄小于60岁可不抗凝
E. 持续性房颤小于48小时无需抗凝
1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A. 窦性心动过速
B. 窦性心动过缓
C. 窦性心律不齐
D. 窦性停搏
E. 房性逸搏心律
19.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A.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B. 转变为房扑
C. 室性心动过速
D.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E. 恢复窦性心律
20.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HRV分析SDNN<50ms,提示
A. HRV正常
B. HRV增高
C. HRV明显增高
D. HRV减低
E. 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