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心电学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往年考试真题(G5),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广泛纤维化是出现心电图改变的病理基础 
  B. 可出现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 
  C. 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 
  D. 心电图改变常无特异性 
  E.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记录到心房颤动伴联律间期不等的宽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无类代偿间歇,此类型宽QRS波群应首先考虑为
  A. 室性心动过速 
  B. 室内差异性传导 
  C. 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窦性心动过速 
 
3. [单选题]关于窦房结支的起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前降支 
  B.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C.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D.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回旋支 
  E. 约4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60%起源于回旋支 
 
4. [多选题]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
  A. 冠状动脉狭窄 
  B. 冠状动脉痉挛 
  C.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D. 心肌桥 
  E. 以上都错 
 
5. [单选题]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
  A. ≤1500ms 
  B. ≤1600ms 
  C. ≤1800ms 
  D. ≤2000ms 
  E. 1500~2000ms 
 
6. [单选题]据大样本统计,运动负荷试验的死亡率约为
  A. 0.1% 
  B. 0.2% 
  C. 0.1‰ 
  D. 0.2‰ 
  E. 0.24‰ 
 
7. [多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正确的是
  A. 逸搏心率需<45次/分 
  B. 必须是室性逸搏心律 
  C.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 
  D. 心房率<135次/分 
  E. 心房率>心室率 
 
8.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采用ESVEM标准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其中表述ESVEM标准不正确的是
  A. 室性期前收缩减少≥70% 
  B. 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减少≥80% 
  C.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 
  D.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 
  E. 15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 
 
9. [多选题]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
  A. 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 通常无需治疗 
  C. 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 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10.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
  A. 胺碘酮 
  B. 洋地黄 
  C. 多巴胺 
  D. 异搏定 
  E. 阿托品 
 
11.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乏力,气短,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应不包括
  A. 房室瓣开放幅度减低,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 
  B.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D. 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E. 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增大 
 
12.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13.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14. [多选题]关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的阐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的80%时应停药 
  B. 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0.05mV为阳性标准 
  C. 多巴酚丁胺的副作用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拮抗 
  D. 是检测冠心病的一种方法 
  E. 常与超声心动图结合应用 
 
15. [单选题]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大多为
  A. 左前降支 
  B. 左回旋支 
  C. 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 
  D. 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E. 右冠状动脉 
 
16. [单选题]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尖部圆钝、游离 
  B. 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 
  C. 朝向左前下方 
  D. 与左胸前壁接近 
  E. 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17. [单选题]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B. 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 
  C. 房室传导比例为1:1 
  D. 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E. 以上都是 
 
18. [单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19. [单选题]目前认为评价心肌存活最准确的方法是
  A. 冠状动脉造影 
  B. 心肌灌注显像 
  C.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D. 超声心动图 
  E.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20. [单选题]关于aVL导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B. P波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C. 垂位心时,T波可倒置 
  D. 横位心时,QRS波群以负向波为主 
  E. QRS波群可呈qR波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关于高钾血症所致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关于delta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禁用SSI起搏器房颤听诊的特征有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以下为可能引起基线漂移的原因,但应除外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
不正确的是3通道动态心电图CM5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关于预激综合征说法正确的是AAI起搏器的第2个字母A代表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当采用走纸速度为50mm/s时,不正确的是按Lown标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错误的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以下效应,邻近的冠状动脉与狭窄的冠状动脉之间才有侧支循环形成,其狭窄程度应大于运动试验的最大负荷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有对应的关系,能忍受2~4代谢当量的运动量相当
56岁。以往体健。近3周来觉心悸来门诊检查。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80次/min,心尖部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最可能的诊断是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可诊断为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阻
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以下不属于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的是下列有关起搏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心律失常的治疗组合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胺碘酮
洋地黄
多巴
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后应立即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存在的结间束数目是假性室壁瘤是指长期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以下为心肌缺血的定义,大于窦性PP间距,不正确的是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为关于房室旁路传导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显示肺血减少X线征象的疾患是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
错误的是部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仅采用8通道放大器,主要同时采集患者男性,41岁,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DDD起搏
正常后前位X线胸片,心腰对应的解剖部位为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用于Brugada综合征激发试验的药物不包括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的检查切面是以下不属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范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