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麸炒法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炮制的标准是( )
A. 麦麸微热
B. 麦麸烫手
C. 麦麸起烟
D. 麦麸稍黑
E. 麦麸炭化
2. [单选题]木通、冬葵子、通草除利水外,还均有的功效是
A. 明目
B. 止泻
C. 下乳
D. 安神
E. 通便
3. [单选题]蛤蚧治疗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的虚喘久咳,常配伍使用的药物是
A. 鹿茸
B. 党参
C. 西洋参
D. 人参
E. 黄芪
4. [多选题]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A. 年龄
B. 饮食
C. 劳逸
D. 地理环境
E. 生活习俗
5. [单选题]需防蛀贮存的中药是
A. 赤芍
B. 木通
C. 大腹皮
D. 桔梗
E. 大青叶
6. [单选题]重、腻二效克制何病的轻、燥
A. 赫依病
B. 骨髓病
C. 巴达干病
D. 黄水病
E. 希日病
7. [单选题]火麻仁除能润肠通便外,又能
A. 下乳
B. 补虚
C. 清肺化痰
D. 凉血止血
E. 燥湿化痰
8. [多选题]没药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 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或结成团块
B. 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
C. 质坚脆,破碎面呈颗粒状
D. 与水共研成黄棕色乳状液
E. 气香而特异
9. [多选题]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注意的事项有
A. 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B. 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C. 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
D. 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E. 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10. [单选题]表面具“砂眼”,根头有“珍珠盘”的药材是
A. 地榆
B. 银柴胡
C. 南沙参
D. 桔梗
E. 续断
1.正确答案 :C
解析:麸炒时将锅烧热至"麸落烟起"时再炒药。
2.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利水渗湿药木通、冬葵子、通草相似功效比较。思路:答题时,关注同单元药物相似功效的比较鉴别。木通、冬葵子、通草三药均利水,通经或通气下乳,故选C。三药不具有明目、止泻、安神、通便等共有功效,故排除。
3.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蛤蚧的配伍。蛤蚧具有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常与人参配伍治疗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的虚喘久咳。故答案应选择D。
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体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等形质的强弱盛衰基础之上的,取决于这些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因此,凡影响个体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其影响因素有:先天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地理因素、其他因素(饮食结构、生活习俗、劳作锻炼)。故答案为ABCDE。
5.正确答案 :D
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饮片的分类保管。桔梗易生虫,所以需防蛀贮藏。
6.正确答案 :A
解析:药能也称药效能。是药物去克制三根之20种特性的效能名称。共有17个,称作十七效。其中,重、腻二效克制“赫依”病的轻、燥等主要特性。每味药具有其固定的效能。故此题应选A。
7.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火麻仁、冬葵子、瓜蒌的功效。火麻仁的功效是润肠通便,兼补虚;冬葵子的功效是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瓜蒌的功效是清肺润燥化痰,消肿散结,利气宽胸,润肠通便。
8.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考查常用树脂类中药。本题考查没药的性状及水试鉴定特征。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或黏结成团块,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被有粉尘;质坚脆,破碎面呈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薄片半透明;气香而特异,味苦而微辛。没药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
9.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如果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银柴胡的性状鉴别。银柴胡药材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破基,习称“珍珠盘”。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