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尿常规检查需何时留取尿标本
A. 饭前半小时
B. 晨起第一次尿
C. 连续收集12小时尿
D. 连续收集24小时尿
E. 随时收集尿液
2. [单选题]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不包括
A. 生理性黄疸
B. 乳腺肿大
C. 生理性体重上升
D. 假月经
E. “马牙”
3. [单选题]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一组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称为
A. 个案护理
B. 综合护理
C. 功能制护理
D. 小组护理
E. 特护
4. [单选题]初产妇,30岁,孕34周,确诊为妊娠合并心脏病,不是早期心衰观察的内容是
A. 休息时心率大于110次/分
B. 休息时呼吸大于20次/分
C. 轻微活动即有心悸、气短
D. 肺底部少量湿性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E. 极度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
5. [单选题]观察休克病情变化简便而有效的指标是
A. 体温
B. 呼吸
C. 尿量
D. 中心静脉压
E. 血气分析
6. [单选题]有关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向病人说明服用铁剂后可能出现黑便
B. 服用铁剂前后1小时禁饮浓茶
C. 避免铁剂溶液与牛奶同服
D. 服铁剂溶液时要用吸管吸入咽下
E. 症状改善后可停药
7. [单选题]骨结核患者易发生
A. 骨化性肌炎
B. 骨筋膜室综合征
C. 横形骨折
D. 病理性骨折
E. 创伤性关节炎
8. [单选题]在处理及执行医嘱中,护士法律责任不正确的是
A. 护士要慎重对待口头医嘱
B. 护士要慎重对待“必要时”等形式的医嘱
C. 若护士明知医嘱有错,但不质疑,或因疏忽大意而忽视医嘱中的错误,造成的后果由医生护士共同承担
D. 护士如发现医嘱有错误,应马上修改
E. 若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与医生协商是否暂停医嘱
9. [单选题]可以使用肛温测量患者体温的情况是
A. 阿米巴痢疾
B. 痔疮术后
C. 肝昏迷
D. 心肌梗死
E. 直肠术后
10. [单选题]老年人血管变化的特点是
A. 脉压降低
B. 收缩压升高
C. 主动脉壁变薄
D. 周围动脉壁变薄
E. 血管软化程度增加
1.正确答案 :B
解析:尿常规标本采集时留取患者晨尿,置于尿常规标本容器中,量约100ml。晨尿浓度较高,未受饮食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有意义。因此尿常规检查需留取患者晨起第一次尿于标本容器中。
2.正确答案 :C
解析: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①生理性体重下降;②生理性黄疸;③乳腺肿大;④“马牙”和“螳螂嘴”;⑤假月经;⑥粟粒疹。A、B、D、E均为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故C选项说法错误。解题关键:掌握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与病理情况相鉴别。
3.正确答案 :D
解析:小组护理即以分组护理的方式对一组患者(10~20位)进行整体护理。组长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患者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能了解患者一般情况,但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对减弱。
4.正确答案 :E
解析:心脏病孕妇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及早识别早期心衰的临床表现极为重要。其临床表现:轻微活动即有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每分钟超过110次;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或需到窗口呼吸清新空气;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1罗音,咳嗽后不消失。
5.正确答案 :C
解析:尿量及尿比重可反映肾血流和组织灌流状态,是观察休克病情变化简便、有效的指标。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提示休克病情好转;每小时尿量<25ml、尿比重增高,表明肾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血压正常但尿量仍较少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
6.正确答案 :E
解析: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是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3~6个月,待贮铁指标正常后停药。选项E是不正确的。解题关键:缺铁性贫血治疗时需等贮铁指标正常后停药。
7.正确答案 :D
解析:骨病损部位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8.正确答案 :D
解析:执行医嘱时,应熟知各项医疗护理常规,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仔细核查,确信无误后,应准确及时执行,不可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有疑问或患者有质疑时,应仔细核查,无误后执行;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时,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医生若执意要求执行,应报告护士长或上级主管部门;若护士明知医嘱有错,但不质疑,或因疏忽大意而忽视医嘱中的错误,造成的后果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若患者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与医生协商是否暂停医嘱;手术或抢救中可执行口头医嘱,但必须向医生复述,核实无误方可执行;执行后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写书面医嘱;慎重对待“必要时”等形式的医嘱。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B
解析:老年人的大、中血管壁中膜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之管壁的钙化,使得血管变厚、变硬,弹性和舒张性降低;小动脉的外膜发生纤维胶原化,导致孔径变小。这些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动脉硬化,它是血管正常老化的结果。大、中动脉等血管内壁上可见大量的胆固醇沉积,好像粥一样的斑斑点点,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