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制备蜡丸所用的辅料为"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制备蜡丸所用的辅料为
A. 石蜡
B. 川白蜡
C. 蜂蜡
D. 液状石蜡
E. 虫蜡
[单选题]下列哪组药物均为补阴药( )
A. 女贞子、天冬、菟丝子
B. 麦冬、北沙参、百合
C. 桑椹、鳖甲、胡桃肉
D. 枸杞子、墨旱莲、黑芝麻
E. 肉苁蓉、玉竹、黄精
正确答案 :B
解析:麦冬具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北沙参具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百合具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
[单选题]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
A. 利尿
B. 免疫调节抗感染
C. 抗肝硬化
D. 抗肿瘤
E. 增强胃肠道蠕动
正确答案 :E
解析:茯苓的药理作用如下:①利尿;②免疫调节;③抗肝硬化;④对肠胃功能的影响;⑤抗肿瘤。
[单选题]下列关于具有降压作用有效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川芎嗪
B. 麻黄碱
C. 去甲乌药碱
D. 山楂总黄酮
E. 三七总皂苷
正确答案 :B
解析:麻黄碱为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麻黄的药理作用有:发汗、平喘、利尿、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镇咳祛痰等;无降压作用,故B错误。
[多选题]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 苍耳子
B. 生附子
C. 黄药子
D. 川楝子
E. 雷公藤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苍耳子、黄药子、川楝子、雷公藤、独活、青黛。故ACDE正确。
[多选题]火制的方法有( )
A. 炒
B. 煮
C. 炙
D. 煅
E. 淬
正确答案 :ACD
解析:煮、淬法属于水火共制。
[单选题]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 )。
A. 祛痰药
B. 补益药
C. 泻下药
D. 活血药
E. 利水渗湿药
正确答案 :C
解析:泻下药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或有清热泻火作用,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的作用;或有逐水退肿作用,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单选题]"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治用
A. 白虎加人参汤
B. 文蛤散
C. 栝蒌瞿麦丸
D. 肾气丸
E. 猪苓汤
正确答案 :A
制备蜡丸所用的辅料为下列哪组药物均为补阴药( )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下列关于具有降压作用有效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火制的方法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
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工艺流程是《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属于适用于已包装好的药品灭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是分离三萜皂苷的优良溶剂为原料准备→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包装
原
黏性较强的药物制备蜜丸时,选用的赋形剂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的负责主管部门是五环三萜皂苷元中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的主要区别是据"疗寒以热,而佐以寒"而用之寒药属于牡丹皮能治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浓缩水丸的水分限量为具有敛汗作用的药物是《素问·咳论》中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者为( )9.0%#
12.0%
13.0%
14.0%
15.0%麻黄根、浮小麦#
山茱萸#
诃子
糯稻根须#
五味子、五倍
下列适于制备成糊丸的药物为既发散风热,又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合法药品的具体品种必须获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的芳香性药物
毒性药物#
解表性药物
滋补性药物
质地坚硬的药物香附
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种冷凝液湿浊蒙上,泌别失职证,其开窍方药应选用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大黄中的成分属于( )。水
乙醇
液状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
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
液状石蜡#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
香气特异的药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相对密度1.35左右
蜜温116℃~118℃,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的10g
一般的酊剂每1000ml相当于原药物的200g
流浸膏剂一般每10ml相当于药物的1g#
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中药
制备水丸时,男,骨蒸潮热,时有遗精,足膝疼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有力,宜选( )均能利水,用以治疗水肿的一组药是下列物质碱性大小排列如A~E所示,由于分子内具酸性酚羟基的影响造成的是三号筛
四号筛
五号筛#
六号筛
下列关于滴丸冷凝液选择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久立则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下列名称中不是指“中药炮制”的是:治虚劳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负责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工作的政府部门是在“十九畏”中,不属于肝气犯胃胃痛主症
错误的是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治疗阴疽流注,关节肿痛的是( )可引药入肾经的炙法是( )。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下列表现中,月经不调,微温#
酸、苦,悬饮,阴疽流注等症,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