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血栓外痔好发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血栓外痔好发于
A. 6、12点
B. 3、7、11点
C. 3、7点
D. 3、9点
E. 3、6点
[单选题]活体供者残余肝容积应不少于原来肝重量的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关于肾功能衰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每日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
B. 每日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
C. 急性肾衰的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三大类
D. 急性肾衰少尿期常因水中毒和高血压而死亡
E.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男性前阴病表现为肾子硬结,少腹或会阴胀痛,排尿困难或闭塞不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于:
A. 湿热下注
B. 气血瘀滞
C. 浊痰凝结
D. 寒湿凝聚
E. 肾气亏虚
正确答案 :A
解析:根据舌红,苔黄腻可知为湿热下注。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下列均为瘿病的常见病因病机,除了:
A. 肝气郁滞
B. 外感风寒
C. 气虚血瘀
D. 痰火郁结
E. 痰凝
正确答案 :B
解析:瘿病的常见病因病机包括:气滞、血瘀、痰凝、痰火郁结、冲任失调。只有B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 :ACDE
[单选题]患者,男,48岁。其嗜酒多年,鼻头及双面颊发红数年,毛孔扩大,逐渐鼻头肥大,呈结节状,表面凹凸不平,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缓。诊断辨证为
A. 面游风,血虚风燥证
B. 酒齄鼻,湿热血瘀证
C. 酒齄鼻,肺胃热盛证
D. 热疮,肺胃风热证
E. 粉刺,湿热蕴结证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下列疾病有尿频的症状的是
A. 精癃
B. 精浊
C. 水疝
D. 脱囊
E. 子痈
正确答案 :AB
春温发于气分可见的证型有(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依据是:伏暑的发病特点( )破伤风治疗措施应除外:患者,61岁。右上肢内侧出现群集性水疱,伴疼痛4天。皮疹色淡,口不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其
9岁。右乳晕下发现肿块6个月,约1.5cm×1.5cm大小,质地中等,活动良好,溢脓,排尿后疼痛减轻,清晨起床后分泌物较多。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初步诊断为《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
错误的是气滞作痛的特点是( )某患者外伤,自用"磺胺软膏"外擦数日后用药处发生红斑、水肿、大疱经治疗后痊愈。后又因擦同一药物,又发生上述经过,应考虑为不符合慢性胰腺炎病理特点的是肢体肿胀#
肢体疼痛#
色素沉着
应考虑桂枝人参汤证可见( )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术前一般应将Hb维持在哪一水平(g/L)导致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原因附睾尾部实质性肿大,表面不光滑,有结节,质地坚韧,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素
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中医称之为决定膀胱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不是正治法的是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有( )空腔脏器损伤时,错误的是痰#
痔
岩
血栓性浅静脉炎,证见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胀痛,伴胸闷,舌淡红有瘀点,脉弦涩,治宜选用治疗气瘿首选以下各项中,胆管结石急性发作和急性胆管炎典型三联症是清利通络汤
活血通脉汤
龙胆泻肝汤
桃红四物汤
柴胡清肝
丹毒发病部位不同有不同的病名,如发于躯干部者称脑复苏头部低温治疗的目标温度是下列关于内治法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被含混合毒的毒蛇咬伤后,局部症状是决定心肌梗塞病人施行择期手术的时间通常为16岁男孩,午饭后遇车
好发于肌肉之间,极易腐烂,发展迅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箍围药的作用是以下哪一项不是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出现尿崩症一般是由于病变导致下丘脑的哪些核团受损痈
有头疽
烂疔#
疫疔
流注消散、提脓、收口
收束疮毒#
起病较急,病变处呈现胖肿,疼痛也较剧烈,下述观察、处理哪项是错误的下列对茯苓四逆汤的理解正确的是( )《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外科辨肿,其成因属脂瘤肿块的特点是脱疽热毒型的内服代表方是( )湿热发黄证服茵
血栓外痔好发于活体供者残余肝容积应不少于原来肝重量的关于肾功能衰竭,少腹或会阴胀痛,苔黄腻,48岁。其嗜酒多年,鼻头及双面颊发红数年,毛孔扩大,呈结节状,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面游风,血虚风燥证
酒齄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