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 细菌的抗原性
B. 细菌的毒素
C. 细菌的侵袭力
D. 细菌数目
E. 细菌毒力
2. [单选题]《症状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到根据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真菌治疗,其内容不包括
A. 经验治疗
B. 预防治疗
C. 抢先治疗
D. 目标性治疗
E. 降阶梯治疗
3.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①以人为本,践行宗旨;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③尊重患者,关爱生命;④优质服务,医患和谐;⑤廉洁自律,恪守医德;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⑧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请选择正确:
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C. 以上都是
D. ①、③、⑤、⑦、⑧
E. ①、②、④、⑥、⑧
4. [单选题]保证器官灌注的两个要素是
A. 血流量和血管大小
B. 血压和血管直径
C. 血管大小和外周血管阻力
D. 血容量和血管状态
E. 血管阻力和灌注压力
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
A. 不稳定型心绞痛
B.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C. 缺血性心肌病
D.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E. 冠心病猝死
1.正确答案 :E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2.正确答案 :E
解析:预防治疗、经验治疗、抢先治疗和目标性治疗是《症状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抗真菌治疗的4种方式。降阶梯治疗是对于重症感染提出的治疗方法。故选择B。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E
解析:灌注压力与血管阻力决定血流量或者是器官的灌注量。
5.正确答案 :C
解析:近年来把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故选择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