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宜密闭贮藏的种子类饮片有
A. 苏子
B. 莱菔子
C. 薏苡仁
D. 扁豆
E. 巴豆
2. [单选题]软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一般不得超过
A. 3%
B. 5%
C. 9%
D. 12%
E. 10%
3. [单选题]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分离碱性物质宜用
A. 聚酰胺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E. 大孔吸附树脂
4. [多选题]关于生物碱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大多具有碱性
B. 大多具有酸性
C. 大多具有生物活性
D. 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E. 结构中都含有金属原子
5. [多选题]珍珠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 类球形、长圆形或棒状
B. 表面类白色、浅红棕色或浅蓝色
C. 表面光滑,具特有彩色光泽
D. 断面具平行直线层纹
E. 无臭无味
6. [多选题]执业药师的作用是
A. 药学信息咨询服务
B.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C. 审查处方不合理用药
D. 向患者宣传用药知识
E. 向护士指导用药知识
7. [单选题]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 ),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 )张
A. 1‰ 100
B. 2‰ 100
C. 1% 50
D. 1% 30
8. [单选题]山药用治脾虚久泻,宜选用的炮制方法是
A. 炒黄
B. 砂炒
C. 土炒
D. 炒碳
E. 炒焦
9. [单选题]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甲和处方调配人员乙合谋,擅自为某吸毒人员开具麻醉药品,造成严重后果。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关于执业医师甲和处方调配人员乙的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应吊销执业医师甲的执业证书
B. 应有停执业医师甲的执业活动,要求重新参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后再上岗执业
C. 应吊销处方调配人员乙的执业证书
D. 如果执业医师甲和处方调配人员乙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10. [单选题]对瘀血所致的崩漏,应采取的治则是
A. 先祛邪后扶正
B. 先扶正后祛邪
C. 扶正与祛邪兼用
D. 以祛邪为主
E. 以扶正为主
1.正确答案 :ABCD
解析: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密闭贮藏于缸、罐中。故此题应选ABCD。
2.正确答案 :B
解析:水分:除另有规定外,硬胶囊内容物的含水分量不得过9.0%,软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超过5%,硬胶囊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答案选B
3.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点是常用吸附色谱法的适用范围。化学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十分牢固,有时甚至不可逆,如黄酮等酸性物质被碱性氧化铝的吸附,或生物碱被酸性硅胶的吸附等。故碱性物质适合用氧化铝色谱法进行分离;酸性物质适合用硅胶吸附色谱法进行分离;活性炭色谱法常用于中药脱色、脱臭;聚酰胺与酚羟基、羰基之间形成氢键吸附,力量较弱,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适用于黄酮类、酚类、醌类等化合物分离;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可广泛用于不同类型中药成分的分离。
4.正确答案 :AC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生物碱指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主要特点为大多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多呈碱性,可与酸成盐;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5.正确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珍珠的性状特征。珍珠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平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可见层纹。气微,味淡。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执业药师是经过国家执业资格认证的具有确定专业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的优秀药学技术人员。执业药师的核心价值是在其执业的实践中应用掌握的知识来维护公众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执业药师的业务应包括以下几点:了解药物的性质和药效,药品的成分及药品是如何用来防病治病、减轻症状或协助诊断的;保障患者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确保患者了解如何用药,使用的药品治疗什么疾病和需治疗的时间长短,强调正确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药物信息及正确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咨询。故此题应选ABCDE。
7.正确答案 :A
解析: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8.正确答案 :C
9.正确答案 :B
解析: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处方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规定,未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10.正确答案 :A
解析:A对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即先祛邪后扶正的方法。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