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酯类药物易
A. 吸潮
B. 晶型转变
C. 水解
D. 氧化
E. 风化
2. [单选题]关于非处方药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
B. 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内包装、外包装上必须印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C. 绿色专有标识可作为经营非处方药的指南性标志
D. 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下方必须标示“甲类”或“乙类”字样
3. [多选题]结构为二萜类化合物的有
A. 紫杉醇
B. 穿心莲内酯
C. 苯丙酸
D. 苯乙酸
E. 苯甲酸
4. [多选题]按照给药途径不同,缓释制剂的类型有
A. 口服缓释制剂
B. 眼用缓释制剂
C. 口腔用缓释制剂
D. 牙用缓释制剂
E. 透皮缓释制剂
5. [单选题]芦荟的功效是
A. 泻下,活血
B. 泻下,祛痰
C. 泻下,清肝,止血
D. 泻下,利尿
E. 泻下,清肝,杀虫
6. [多选题]甘遂可用治
A. 身面浮肿
B. 风湿痹痛
C. 风痰癫痫
D. 痈肿疮毒
E. 肠痈腹痛
7. [多选题]GSP细则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在营业店堂内应做到
A. 陈列药品按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分类整齐摆放
B. 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设置顾客意见簿
C. 陈列药品的货柜保持清洁和卫生
D. 对顾客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应认真对待、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8. [多选题]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 利尿
B. 抗病原微生物
C. 利胆保肝
D. 抗肿瘤
E. 调节免疫
9. [单选题]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在药品应当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
A. 具有适当资质并经过培训的人员
B. 足够的厂房和空间
C. 新药研发的团队、仪器和设备
D. 经过批准的生产工艺规程
E. 适用的生产设备和维修保障
10. [单选题]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A. 红灵散与吲哚美辛
B. 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
C. 女金丹与阿米卡星
D. 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
E. 麻仁丸与利福平
1.正确答案 :C
解析:水解:水是制剂最常用的溶剂,多数制剂制备过程中都会接触或应用到水。因此水解是药物常见的引起药物不稳定的因素。易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主要有:①酯类药物:具有酯键结构的药物较易水解,相对分子量小的脂肪族酯类极易水解,几乎无法制成稳定的液体制剂。酯类药物制成水溶液时要特别注意pH的调节。一般而言,溶液碱性愈强,水解愈快,如穿心莲内酯在pH 7时内酯环水解极其缓慢,而在偏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加快。②酰胺类药物:一般较酯类药物难水解,如青霉素等。③苷类药物:苷类药物在酶或酸碱的作用下产生水解反应,水解的难易程度与构成苷类药物的糖、苷元的种类以及苷元和糖连接的方式有关。如强心苷易水解,故常以较高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其注射剂多采用水与乙醇、丙二醇或甘油等混合溶剂。如洋地黄酊多采用70%乙醇浸出。答案选C
2.正确答案 :D
解析:单色印刷时,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下方必须标示“甲类”或“乙类”字样。
3.正确答案 :AB
解析:本题考点是常见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紫杉醇、穿心莲内酯分别来源于中药紫杉、穿心莲,它们的结构类型均属于二萜类化合物。在各选项中,苯丙酸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
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缓释制剂的主要类型。缓释制剂的主要类型有口服、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以及透皮或皮下、肌内注射及皮下植入等。
5.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芦荟的功效。芦荟功能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并无活血,止血,祛痰,利尿之功。故答案应选择E。
6.正确答案 :A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甘遂的主治病症。甘遂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风痰癫痫,痈肿疮毒。甘遂一般不用治风湿痹痛、肠痈腹痛。故答案应选择ACD。
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药品零售企业和零售连锁门店在营业店堂陈列药品时,应做到:①陈列药品的货柜及橱窗应保持清洁和卫生,防止人为污染药品。②陈列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分类整齐摆放,类别标签应放置准确、字迹清晰。③对陈列的药品应按月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药品零售企业和零售连锁门店应在营业店堂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和设置顾客意见簿。对顾客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应认真对待、详细记录、及时处理。故选ABCD。
8.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以上均为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9.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GMP中药品配备所需的资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条中药品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3)适当的设备和维修保障;(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6)适当的贮运条件。
10.正确答案 :E
解析:本组题考查中成药联合运用。麻仁丸与利福平联用: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