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何首乌的后含物是
A. 草酸钙针晶
B. 草酸钙簇晶
C. 草酸钙砂晶
D. 草酸钙方晶
E. 碳酸钙钟乳体
2. [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按劣药论处的情形包括
A. 变质的
B. 超过有效期的
C. 擅自添加香料的
D. 不注明生产批号的
E.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3. [单选题]能疏肝破气的药是
A. 甘松
B. 青皮
C. 化橘红
D. 柿蒂
E. 枳实
4. [多选题]下列情形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是
A.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 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C.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5. [单选题]麸炒法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炮制的标准是( )
A. 麦麸微热
B. 麦麸烫手
C. 麦麸起烟
D. 麦麸稍黑
E. 麦麸炭化
6. [多选题]对非法经营行为的处罚包括
A. 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C. 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D.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7. [单选题]八珍益母丸的功能是
A.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B.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C. 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D. 益气养血,养血调经
E. 补气养血,活血调经
8. [单选题]治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以补气之品的依据是
A. 气能行血
B. 气能摄血
C. 气能生血
D. 血能载气
E. 血为气母
9. [单选题]不属于液体辅料的是
A. 姜汁
B. 醋
C. 蛤粉
D. 蜂蜜
E. 麻油
10. [单选题]生半夏的功效主要是
A. 长于化痰
B. 外用于疮痈肿毒
C. 降逆止呕
D. 健脾温胃、燥湿化痰
E. 偏于祛寒痰,并能调和脾胃
1.正确答案 :B
解析:本组题考查何首乌、半夏的性状鉴别。何首乌块根横切面中,木栓层细胞充满棕色物,韧皮部较宽,敞有异型维管束4~11个,为外韧堑,根中央维管求形成层成环;导管稀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2.正确答案 :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3.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具有疏肝破气、开郁醒脾、行气健脾功效的药物。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柿蒂降气止呃;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4.正确答案 :ABC
解析: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正确答案 :C
解析:麸炒时将锅烧热至"麸落烟起"时再炒药。
6.正确答案 :BD
解析: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非法经营行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故选BD。
7.正确答案 :C
解析:八珍益母丸的功能为: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主治: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故答案为C。
8.正确答案 :C
解析: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另外,精可以转化为血,亦需气的作用,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补气药物以提高疗效,就是“气能生血”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故此题应选C。
9.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炮制辅料的物理性质,姜汁、醋、蜂蜜及麻油均为液体辅料,而蛤粉为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经粉碎后的白色粉末,因此为固体辅料,不属于液体辅料,因此答案为C。
10.正确答案 :B
解析:半夏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处方用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不做内服,多做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答案选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