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在卫生理化检验中,用干灰化法进行样品预处理,通常在高温炉内加热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使用的温度和时间一般为
A. 700~800℃,8~12h
B. 700~800℃,1~2h
C. 300~400℃,8~12h
D. 300~400℃,1~2h
E. 1 000~1400℃,1~2h
2. [单选题]在进行生物监测时,样品的采样时间决定于
A. 生物监测指标的物理性质
B. 生物监测指标的化学性质
C. 待测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半减期)
D. 待测物在机体内的存在状态
E. 待测物的毒性
3. [单选题]两相溶液萃取(如用乙醚萃取尿中酚)时,提高两相间分离界限的方法是
A. 冷却萃取
B. 增加静置时间
C. 提高样品中盐含量,如加氯化钠
D. 萃取后添加戊醇,降低乙醚表面张力
E. 萃取时加入表面活性剂
4. [单选题]还原糖是指分子中含有什么基的单糖或双糖
A. 游离醛基或酮基
B. 游离醛基
C. 游离酮基
D. 羟基
E. 氨基
5. [多选题]火焰光度法的特点有
A. 是一种吸收光谱分析法
B. 被推荐为血清(浆)钠、钾测定的参考方法
C. 所使用的丙烷等燃气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
D. 具有“电解质排斥效应”
E. 精密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
6.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镉浓度为6μg/L,同时,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1.5g/L。经校正后,尿镉浓度为
A. 3μg/g
B. 5μg/g
C. 7μg/g
D. 4μg/g
E. 6μg/g
7. [多选题]芯片电泳系统大体包括
A. 芯片
B. 分析仪,由产生电场力的装置和信号的检测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
C. 实现芯片功能化方法和材料的试剂盒
D. 点样仪
E. 荧光扫描仪
8. [单选题]在空气污染物检测中,悬浮颗粒物中能用鼻和嘴吸入的那部分颗粒物称为
A. 呼吸性颗粒物
B. 可吸入颗粒物
C. 胸部颗粒物
D. 细颗粒物
E. 粗颗粒物
9. [单选题]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镁和锶时,常加入某种释放剂以消除在火焰中不易解离的磷酸盐等化合物的化学干扰,此释放剂是
A. 铈盐
B. 铁盐
C. 锰盐
D. 镧盐
E. 镨盐
10. [单选题]我国制定了三氯乙烯的生物限值,它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A. 尿中三氯乙烯
B. 尿中马尿酸
C. 尿中甲基马尿酸
D. 尿中三氯乙酸
E. 尿中苯乙醛酸
11. [多选题]关于实验室资源,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员是实验室资源
B. 血液分析仪是实验室资源
C. 所有实验室设施是实验室资源
D. 血糖检测技术不是实验室资源
E. 尿蛋白测定方法不是实验室资源
12. [单选题]按照采样原理不同,无泵型采样器可分为哪两类
A. 指示型和富集型
B. 扩散型和渗透型
C. 携带型和固定型
D. 吸附型和阻留型
E. 采样型和检测型
13. [单选题]在电位分析法中,电极的标准电位是指
A.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0时的电极电位
B.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
C.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2时的电极电位
D.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3时的电极电位
E.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4时的电极电位
14. [单选题]有毒有害废弃物是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传染性和爆炸性及某种性质之一的废弃物。这里的“某种性质”是指
A. 放射性
B. 浸出毒性
C. 易燃性
D. 水生生物毒性
E. 吸入毒性
15. [多选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的参数改变是
A. 柱长缩短
B. 固定相改变
C. 流动相流速增加
D. 相比减少
E. 柱温改变
16. [单选题]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锌,操作正确的是
A. 在pH8.3的条件下锌离子与双硫腙反应
B. 用三氯甲烷做萃取剂
C. 用氨水抑制氧化物的干扰
D. 加硫代硫酸钠掩蔽铜、汞、铅等离子干扰
E. 锌与双硫腙形成的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13.8nm
17. [单选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吸收后,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的化合物为
A. 橙色
B. 黄色
C. 洋红色
D. 玫瑰紫色
E. 深紫色
18. [单选题]在有动力采样中,所用流量计不受气温和大气压影响的是
A. 转子流量计
B. 湿式流量计
C. 质量流量计
D. 孔口流量计
E. 毛细管或限流临界孔
19. [多选题]露点渗透压仪的特点有
A. 主要依据拉乌尔(Raoult FM)定律
B. 通过测定溶液冰点下降来计算渗透压
C. 样品量小
D. 不需要改变物质的物象形态
E. 与溶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20. [单选题]测定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旋光仪法,该法是利用谷氨酸钠分子结构中某种碳原子具有旋转偏光振动平面的能力,该碳原子为
A. 对称碳原子
B. 饱和碳原子
C. 氧结合碳原子
D. 不饱和碳原子
E. 不对称碳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