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一次饮用大量清水导致尿量增多称
A. 水利尿
B. 渗透性利尿
C. 尿崩症
D. 尿失禁
E. 延髓受损
[单选题]高血压危象的发生机制可能为
A. 先天性血管畸形
B. 高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脑灌注过多
C. 机制尚不清楚
D.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多
E. 血管肾素活性明显增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高血压危象是指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主要因机体中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等血管加压性物质的急骤释放,使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致。故答案为C。
[单选题]关于断肢再植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首先进行彻底的清创
B. 主要的动、静脉均应做吻合
C. 神经应一期修复
D. 可将骨骼短缩
E. 肌腱常作二期缝合
正确答案 :E
解析:题中各备选项的顺序,是断肢再植手术的大致顺序,还应包括闭合伤口和包扎。但C项是错误的。肌腱和肌组织应一期缝合,且先于血管吻合,这样可作为适当的血管床有利于吻合血管张力的调节,也避免先吻合血管后再缝合肌腱时对吻合血管的牵拉刺激吻合口,故选C。
[单选题]对放疗最敏感的是
A. 阴道癌
B. 外阴癌
C. 卵巢无性细胞瘤
D. 绒毛膜癌
E. 子宫内膜癌
正确答案 :C
解析:卵巢无性细胞瘤是由未分化、多潜能原始生殖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同一肿瘤发生在睾丸则称为精原细胞瘤。由于无性细胞瘤对放疗特别敏感,故放疗效果较好。子宫内膜癌转移晚,发展慢,相对早期手术疗效好。
[单选题]筛检的目的是( )
A. 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成某病的高危人群
B. 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 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D. 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
E. 验证病因
正确答案 :A
解析:筛检的目的是,从健康的人群中,查出可疑患者或高危人群,然后可进行适当干预,减少此类疾病的发也率。
[单选题]关于自体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内存留过久,是自体输血的禁忌
B. 脾破裂出血手术时,可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
C. 预存式自体输血,可于术前1个月开始采血
D. 当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时,最好先采的先输,后采的后输
E. 自体输血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
正确答案 :D
解析:A:因为自体输血是收集自体血液输还本人,所以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可减少输血反应,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B: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将自体血液经适当稀释后回输,即在麻醉前开始采血,从患者一侧静脉采血,同时从另一侧静脉输入采血量3~4倍的电解质溶液或适量血浆代用品;在回输操作时,应当先输后采的血,因为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最后输入。C:当有胸腹腔内出血(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或心血管大手术出血时,可用血液回收机收集,经自动处理去除血浆和有害物质后,得到HCT达50%~65%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称回收式自体输血;E:但若是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被视为可能污染,不能再回输。D:当择期手术时,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于术前1个月开始定期反复采血储存,在手术时输还患者,称预存式自体输血。
[单选题]下列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孕激素是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前身
B. 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
C. 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
D. 雌酮与雌二醇可以相互转化
E. 排卵后的黄体只分泌孕激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胆固醇裂解转化成孕激素,孕激素经过转化可以转化为雌激素和雄激素;雌酮与雌二醇相互转化;雄激素少量来源于卵巢门,主要来源于肾上腺;排卵后的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
[单选题]为预防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小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
A. 200-300
B. 1600-2000IU
C. 1300-1500
D. 900-1200
E. 400-800
正确答案 :E
解析:一般要幼儿每日需维生素D400-800单位。
[单选题]可以激活蛋白激酶A的物质是
A. cGMP
B. cAMP
C. cDMP
D. IP3
E. DG
正确答案 :B
解析:蛋白激酶A(PKA)是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简称。涉及该通路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等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活化了位于胞膜浆膜面的一种G蛋白→激动型G蛋白(Gs),活化的Gs激活质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和焦磷酸;cAMP作为第二信使再激活PKA,PKA直接或间接使多种蛋白质磷酸化,改变最终效应分子的机能特性,由此发挥调节功能。
[单选题]哪种疾病用青霉素治疗可引起赫氏反应
A.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大叶性肺炎
D. 梅毒
E. 气性坏疽
正确答案 :D
解析:由于大剂量抗菌药物对钩端螺旋体的杀灭作用太强,导致大量螺旋体死亡,大量异体蛋白或毒素从死亡的螺旋体内溢出致机体内部产生变态反应,引起机体不适。而小剂量青霉素进入体内,首先是抑制钩体的繁殖,减轻临床症状,逐步杀死钩体,作用缓和。这种疾病应该是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