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
A. 《本草纲目》
B. 《新修本草》
C. 《本草经集注》
D. 《证类本草》
E. 《中华本草》
2. [多选题]易粘连的中药饮片是
A. 乳香
B. 没药
C. 阿魏
D. 血竭
E. 茶曲
3. [单选题]能祛风湿,止痹痛,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A. 木瓜
B. 威灵仙
C. 独活
D. 蕲蛇
E. 羌活
4. [单选题]砒石内服量应控制在
A. 0.002~0.004g
B. 0.015~0.03g
C. 1~2g
D. 3~6g
E. 3~15g
5. [多选题]临床常见的血虚证有
A. 心血虚证
B. 肺血虚证
C. 脾血虚证
D. 肝血虚证
E. 肾血虚证
6. [多选题]某男,72岁,腹泻肠鸣,脐腹作痛,泻后则安,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
A. 四神丸
B. 固本益肠片
C. 香连丸
D. 参苓白术散
E. 涩肠止泻散
7. [单选题]处方药品总量一般不得超过
A. 7日用量
B. 3日用量
C. 1次常用量
D. 7日常用量
8. [单选题]血竭属于
A. 香树脂
B. 酯树脂
C. 油胶树脂
D. 油树脂
E. 胶树脂
9. [多选题]中药片剂按其原料特性的不同可分为
A. 提纯片
B. 全粉末片
C. 全浸膏片
D. 半浸膏片
E. 口服片剂
10. [单选题]气血不足而致腹疼痛的特点是
A. 隐隐作痛
B. 痛如刀绞
C. 冷痛喜温
D. 胀满疼痛
E. 走窜不定
11. [单选题]可用于胆酸含量测定的是
A. Gregory Pascoe反应
B. Hammarsten反应
C. Gibb′s反应
D. Emerson反应
E. Feigl反应
12. [单选题]木通、冬葵子、通草除利水外,还均有的功效是
A. 明目
B. 止泻
C. 下乳
D. 安神
E. 通便
13. [多选题]解乌头碱中毒可选用
A. 阿托品
B. 利多卡因
C. 颠茄合剂
D. 二巯基丙醇
E. 苯巴比妥钠
14. [多选题]乌头不配用的品种有
A. 半夏
B. 贝母
C. 瓜蒌
D. 白蔹
E. 白及
15. [多选题]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有
A. 麻黄
B. 板蓝根
C. 钩藤
D. 麝香
E. 黄芩
16. [多选题]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指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
A. 造成轻伤或者重伤
B. 造成轻度残疾
C. 造成中度残疾
D. 造成重度残疾
17. [单选题]因功能不同,联用可互补治疗兼证的药组是
A. 更衣丸与内消瘰疬丸.
B. 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
C. 急支糖浆与珍菊降压片
D. 银黄片与双黄连口服液
E. 镇咳宁胶囊与心通口服液
18. [多选题]益母草的功效包括
A. 活血祛瘀
B. 利水消肿
C. 止咳平喘
D. 润肠通便
E. 清热解毒
19. [单选题]呈圆柱形。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药材是
A. 乌头
B. 地榆
C. 延胡索
D. 山豆根
E. 板蓝根
20. [多选题]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
A. 汗
B. 呼气
C. 尿
D. 粪
E. 呕吐物
1.正确答案 :D
解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31卷。北宋唐慎微约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年)。本书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共载药1748种。药物分类大体沿袭《新修本草》旧例,仅将禽兽部细分为人、兽、禽3部。其资料之富、内容之广、体例之严,对后世本草发展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答案选D。
2.正确答案 :ABC
解析: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故此题应选ABC。
3.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祛风湿药的功效和适应证特点。木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善治湿痹,筋脉拘挛。威灵仙祛湿,通络止痛,善治风邪偏胜之行痹。蕲蛇祛风通络,善治行痹及病久邪深之顽痹。羌活祛风湿,止痹痛,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祛风湿,止痹痛,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故答案应选择C。
4.正确答案 :A
解析:砒石内服0.002~0.004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体虚者与孕妇忌用。故此题应选A。
5.正确答案 :AD
解析:根据五脏生理病理特点,通常血虚证见于心血虚、肝血虚。肺病虚证多见肺气虚、肺阴虚,脾病虚证多见脾气虚、脾阳虚,肾病虚证多见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不足。一般肺、脾、肾三脏的病证,均无血虚之说。
6.正确答案 :AB
7.正确答案 :A
解析: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故选ABCDC。
8.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树脂类中药按照化学成分的分类。血竭主要含有树脂酯,属于酯树脂;乳香和没药主要含有树脂、树胶和挥发油,属于油胶树脂;安息香和苏合香含有树脂、树胶和大量芳香酸类成分,属于香树脂。
9.正确答案 :BCD
解析:根据原料及制法特征,中药片剂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全浸膏片全浸膏片系指将处方全部饮片提取制得的浸膏制成的片剂。2.半浸膏片半浸膏片系指将处方部分饮片细粉与其余药料制得的稠膏混合制成的片剂。3.全粉末片全粉末片系指将处方中全部饮片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答案选BCD
10.正确答案 :A
解析:隐痛的疼痛并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故此题应选A。
11.正确答案 :A
解析:Gregory Pascoe反应取1ml胆汁加6ml45%硫酸及1ml0.3%糠醛,密塞振摇后在65℃水浴中放置30min,溶液显蓝色。该反应可用于胆酸的含量测定。答案选A
12.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利水渗湿药木通、冬葵子、通草相似功效比较。思路:答题时,关注同单元药物相似功效的比较鉴别。木通、冬葵子、通草三药均利水,通经或通气下乳,故选C。三药不具有明目、止泻、安神、通便等共有功效,故排除。
13.正确答案 :AB
解析:乌头碱中毒解救: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1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由于乌头碱类化合物有剧毒,用之不当易致中毒,且毒性较强,0.2mg即可中毒,2~4mg即可致人死亡。其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临床应用时需注意。此外,乌头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等同用,临床配伍时应注意。故此题应选ABCDE。
15.正确答案 :AD
解析:温热药有中枢兴奋作用,麻黄、麝香为温热药。
16.正确答案 :ABC
解析:造成重度残疾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7.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功能不同,但是配伍合用可以互补治疗兼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
18.正确答案 :AB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益母草的功效。益母草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故答案应选择ABE。
19.正确答案 :E
解析:板蓝根苦泄寒清,善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呈圆柱形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无论是火毒内蕴或肺胃热盛所致急喉痹、乳蛾,还是瘟疫时毒或热毒蕴结所致的痄腮、咽喉肿痛皆可用之。答案选E
20.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津液的排泄与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其具体排泄途径为:1.汗、呼气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2.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肾之气化作用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3.粪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粪便中亦带走一些津液。故答案为ABC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