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中心性发绀可见于
A. 气胸
B. 右心衰竭
C. 严重休克
D. 上腔静脉综合征
E. 缩窄性心包炎
2. [单选题]成人胸、腹、会阴和两侧大腿前侧烧伤时,烧伤的面积估计是
A. 25%
B. 28%
C. 30%
D. 32%
E. 50%
3. [单选题]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A. 解除平滑肌痉挛
B. 制止腺体分泌
C. 用于局部麻醉前给药
D. 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E. 抗休克
4. [单选题]女孩,4岁。反复呕吐3天,突发抽搐1次,食欲差,精神萎靡,肾病综合征病史半年余,长期低盐饮食,其最可能合并
A. 低钙血症
B. 肾静脉血栓
C. 低钠血症
D. 颅内感染
E. 脑血栓形成
5. [单选题]降低颅内压的最有效易行的方法是
A. 腰椎穿刺大量引流脑脊液
B. 施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
C. 进行控制性过度换气
D. 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E. 将病员置于高压氧舱内
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Ⅳ型变态反应的是
A. 靶细胞溶解
B. 类上皮细胞形成肉芽肿
C. 黏膜内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 病变部位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E. 受累的靶细胞功能异常,但无炎症反应
7. [单选题]患儿,男,7个月。因腹泻一天,发热39℃,于9月13日入院。查体:精神可,无明显脱水征,咽红,大便呈蛋花汤样,脂肪球(+)。其引起腹泻的最可能病因是
A. 细菌性痢疾
B. 进食过量或喂养不当
C. 病毒性肠炎
D. 生理性腹泻
E.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8. [单选题]与Km无关的因素是
A. 酶结构
B. 酶浓度
C. 底物种类
D. 反应温度
E. 以上均无关
9. [单选题]莱县医院收治了数名高热伴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等症状的患者,后被确诊为H7N9流感。为了防止疾病传播,该医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对患者予以隔离和治疗,同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该规定时限是
A. 3小时
B. 5小时
C. 4小时
D. 1小时
E. 2小时
10. [单选题]男性,55岁,既往体健,查体时发现肝在右肋下2cm,质硬、无压痛,脾可触及,锌浊度试验20单位、ALT正常范围,肝穿刺病理有假小叶形成,应诊断为
A. 慢性活动性肝炎
B. 慢性持续性肝炎
C. 肝淤血
D. 肝硬化失代偿期
E. 代偿期肝硬化
11. [单选题]下列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 氯霉素
B. 环磷酰胺
C. 磺胺嘧啶
D. 保泰松
E. 甲巯咪唑
12. [单选题]女,26岁。3月前行剖宫产术,现母乳喂养。最恰当的避孕方法应选择
A. 短效口服避孕药
B. 宫内节育器
C. 皮下埋植法
D. 安全期避孕法
E. 阴茎套避孕法
13. [单选题]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最敏感的检查
A. B超
B. MRI
C. 血管造影
D. CT
E. X线
14. [单选题]最常出现砂粒体的甲状腺癌是
A. 滤泡性甲状腺癌
B. 乳头状甲状腺癌
C. 髓样癌
D. 未分化癌
E. 鳞状细胞癌
15.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 24小时尿蛋白>3.5g,血浆白蛋白<30g/L
B. 血浆白蛋白<30g/L,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
C. 24小时尿蛋白>3.5g,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D. 24小时尿蛋白>3.5g,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
E. 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16. [单选题]以核酸为模板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衣原体
C. 病毒
D. 立克次体
E. 真菌
17. [单选题]关于抗原因素对免疫耐受形式哪项是正确的
A. 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免疫耐受的重要条件
B. 耐受原多为大分子颗粒性物质
C. 抗原有多种不同的决定簇易形成耐受
D. 抗原经皮下或肌内注射易形成耐受
E. TD-Ag无论多少剂量均不易引起T细胞耐受
18. [单选题]男.14岁。左胫骨近端疼痛2个月,呈进行性加重。X线片检查发现左胫骨干骺端骨膜反应呈"日光射线"形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骨囊肿
B. 骨巨细胞瘤
C. 骨软骨瘤
D. 骨结核
E. 骨肉瘤
19. [单选题]妊娠9周时出现难免流产,首选的治疗原则是
A. 保胎
B. 注射催产素
C. 抗生素抗感染
D. 尽快清宫
E. 大量雌激素止血
20. [单选题]骨折的特有体征是
A. 局部发下疼斑
B. 功能障碍
C. 反常活动
D. 轴向叩击痛
E. 局部压痛
1.正确答案 :A
解析:中心性发绀分为:①肺性发绀: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阻塞、肺实质与间质疾病、胸膜疾病如气胸、肺血管疾病等;②心性混血性发绀:见于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周围性发绀分为:①淤血性发绀: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局部病变如上腔静脉综合;②缺血性发绀:见于严重休克。故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 :A
解析:胸腹13%+会阴1%+两侧大腿前侧10.5%=24.5%。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C
解析:1.患儿反复呕吐3天,突发抽搐1次,精神萎靡,长期低盐饮食,患儿可能合并了低钠血症。2.低钙血症会伴有多次抽搐,且伴有精神异常如烦躁、易怒、焦虑。3.肾静脉血栓会伴有剧烈腰肋痛及腹痛、肋脊角明显的压痛。4. 颅内感染会有头痛、意识改变。5. 脑血栓形成会引起偏瘫。故正确答案为C。
5.正确答案 :D
解析:非手术治疗降低颅内压最有效易行的方法是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若意识清楚,颅内压增高程度较轻的先选用口服药物。有意识障碍、症状较重者选用静脉或肌肉注射药物,对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效。B、C、E项亦可用,腰穿大量引流脑脊液是禁忌,因为可诱发脑疝。
6.正确答案 :B
解析: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时,还会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引起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化,甚至坏死。类上皮细胞形成肉芽肿
7.正确答案 :C
解析: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本病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者少见。男多于女。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脂肪球(+)。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8.正确答案 :B
解析:Km为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底物、温度、PH、离子强度等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9.正确答案 :E
解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接诊医生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10.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点是肝硬化的诊断。此病人肝脾大,但ALT在正常范围,因而不是慢性活动性或持续性肝炎,病理有假小叶形成,因而不符合肝淤血和多囊肝,应诊断为代偿期肝硬化。
11.正确答案 :A
解析: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应是氯霉素,其他答案中的药物,引起再障的可能性相对较少。
12.正确答案 :E
解析:哺乳期妇女不宜用避孕药物,剖宫产术后3个月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期避孕法不安全。故最恰当的避孕方法应选择阴茎套避孕法。
13.正确答案 :B
解析:股骨头坏死的早期,CT片可表现为正常(D错)。MRI可早期发现骨坏死灶,能在X线片和CT片发现异常前做出诊断(B对、E错)。b超一般用于各脏器的检查,骨头的检查不如X线清晰(A错)。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将显影剂注入血管里,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所显示的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C错)。
14.正确答案 :B
解析:砂粒体(psammomabodies),甲状腺乳头状癌光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
15.正确答案 :A
解析: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L)、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前两者为诊断的必备条件,选A。
16.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病毒的增殖方式,正确答案为C。病毒的增殖方式是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并由mRNA翻译成病毒蛋白,最后组装成子代病毒体。细菌、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均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而真菌为孢子增殖。
17.正确答案 :A
解析: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对某一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的个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能产生常规可检测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耐受性从属于特异性免疫耐受性范畴,可由于单独T细胞耐受、单独B淋巴细胞耐受,或二者同时耐受而表现为不能产生特异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或血流中不出现特异性抗体,或两种情况并存。特异性无应答性可以天然获得,也可模拟天然获得方式人工诱导产生。前者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性或天然耐受性;后者称为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自身免疫耐受性表现为机体本身对自己的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免疫耐受性可在胚胎期、新生期或成年期诱导产生。其规律是,个体的发育期越早,诱导的成功率越高。给成年动物注入抗原不易造成免疫耐受性。但在注射抗原的同时注入免疫抑制剂,可诱导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即使以后没有药物作用时,再注射同种抗原也可产生免疫耐受。虽然注射抗原后,T细胞和B细胞都产生免疫耐受性,但T细胞和B细胞对诱导产生免疫耐受性所需抗原的剂量,以及耐受性维持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T细胞所需剂量少,维持时间长。
18.正确答案 :E
解析:X线显示骨膜反应,且呈日光征,考虑为恶性骨肿瘤,患者14岁,为骨肉瘤高发年龄,最可能诊断为骨肉瘤。
19.正确答案 :D
解析:难免流产时应促使胚胎及附属物尽快排出。早期流产应行吸宫术,失血多时应输血,并给缩宫素5~10U;晚期流产时可用缩宫素5U,每半小时肌注1次,共6次,或缩宫素5~10U加入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20.正确答案 :C
解析:骨折的特有体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动和骨擦音或骨擦感。这三种体征,存在一种即可诊断骨折。故正确答案为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